米线类餐饮在街头巷尾早已司空见惯,但有一家品牌却以人均35元的价格脱颖而出,月销量突破2.3万份——它就是隆小宝。这家由三位餐饮“门外汉”于2015年创办的湖南邵阳米粉店,仅用一年时间便走出本地,成功进驻北京市场。在最火爆的阶段,一碗定价不菲的米粉竟能实现如此惊人的销量。更令人瞩目的是,隆小宝的首店曾被北美权威建筑杂志AZURE评选为全球前十的最美门店设计……近期,该品牌又悄然登陆上海这座网红餐厅林立的城市。当下借助互联网思维和创意营销迅速走红的餐饮品牌比比皆是,但真正能在热度褪去后持续稳健发展的却凤毛麟角,而隆小宝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只是在做一件小事
“隆小宝”这个名字不仅寓意吉祥,更深深植根于湖南本土文化。湖南滩头年画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张贴木版年画,其中“生意兴隆、招财进宝”是最常见的主题。创始人肖智丹希望借此唤起人们对这一传统习俗的关注,因此将品牌名融入了这份文化记忆。
在肖智丹看来,他所做的其实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用心做好一碗地道的湖南米粉。他常思考:为何中国有如此多令人称道的传统美食,却鲜有形成品牌的?他认为,根源在于定价过低,导致手艺人无法选用优质原料,最终影响整体品质。隆小宝的使命,正是从食材甄选、烹饪工艺到用餐环境,全方位提升体验,让顾客在舒适雅致的空间里,品尝一碗真正高品质的邵阳米粉。“小”字,也正体现了这份对细节的专注与谦逊。

颜值,颜值,还是颜值!
隆小宝之所以能迅速出圈,关键在于其门店设计彻底颠覆了大众对米粉店的固有印象。在多数人眼中,米粉是平价小吃,店铺往往简陋甚至杂乱。要在此类品类中突围,实属不易。对此,肖智丹坦言:“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地方,你很难超越;唯有在他人忽视的细节上下功夫,才能塑造独特品牌。”
尽管粉面类小吃遍布全国,大多数商家仅聚焦口味竞争。但肖智丹坚信,在消费升级时代,消费者同样渴望美好的空间体验。他说:“顾客是否愿意为高价买单,往往取决于第一眼的印象。当他们觉得这家米粉店‘颜值高’,心理预期价位自然提升,品牌也就获得了溢价空间。”
正因如此,隆小宝在空间设计上大做文章,不惜重金邀请芝作室与NodYoung操刀。这两位设计师在业内颇具影响力,其作品本身就自带流量与话题性,隆小宝也顺势借势传播。为呼应传统制粉工艺,门店以“晾面架”为核心设计元素,打造出富有层次感的用餐区域。肖智丹希望营造出类似《功夫熊猫》的氛围——内核是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却是现代且国际化的。
现代简约的门头、柔和灯光映衬下的钢丝“晾粉架”吊顶……走进隆小宝,完全看不到街边小店的影子。尽管单店面积不大,却处处透露出高级餐厅的质感。不少顾客评价道:“我吃的不是米粉,吃的是设计。”显然,隆小宝已在消费者心中牢牢占据“高颜值、强设计感”米粉品牌的定位。
秘密武器:制造反差感
隆小宝的走红,离不开其巧妙的营销策略。肖智丹将营销比作相声:“登台前必须准备好‘包袱’,虽不能保证每个都让人捧腹,但总有一个能击中笑点。”而他精心准备的“包袱”,核心就在于“反差感”。除了门店设计与传统米粉店形成强烈对比外,隆小宝还在多个维度刻意制造这种张力。例如进军北京时打出“北京最有格调的米粉店”口号——“高格调”与“街头米粉”的碰撞,瞬间引发关注;
产品定价35元,被不少人称为“天价米粉”,随即激起“一碗米粉凭什么卖这么贵”的热议。争议带来讨论,讨论催生话题,品牌声量由此迅速放大。在产品端,隆小宝高薪聘请邵阳当地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亲临三里屯门店掌勺,核心原料坚持从湖南空运。同时,选址避开市井小巷,转而落子万达广场、三里屯等高端商圈,进一步打破米粉“低端”的刻板印象。
互联网餐饮也需精耕细作
将地方特色小吃品牌化本是趋势,叠加“格调”与“情怀”标签后,隆小宝一度备受追捧。然而翻阅大众点评可见,不少食客抱怨服务跟不上营销节奏,体验落差明显。同样依靠互联网打法起家的伏牛堂,虽客流稳定,热度却已远不如初创时期。
正如肖智丹所言:“制造话题是我们走的捷径,但不能永远沉溺于‘格调’之中。如何把这条捷径转化为可持续的日常运营?如何留住因噱头而来的顾客?如何真正把‘格调’做扎实?这才是我们团队未来必须攻克的课题。”
隆小宝无疑是网红餐饮的代表之一,凭借鲜明人设与创新营销迅速打开市场。但餐饮终究是长跑,每一碗粉都关乎食客的能量补给与情绪体验,容不得半点马虎。无论采用何种营销手段,餐饮的本质仍是产品与服务。所谓“互联网餐饮”与传统餐饮并无本质之分,唯有深耕细作、持续打磨,方能赢得忠实顾客的长期信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