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让餐饮更有数
调研
NCBD(餐宝典)将于下个月推出《2023中国餐饮创业者现状调查报告》,现发起“2023中国餐饮创业者调查”并送福利。请您抽出2分钟填写问卷、完成调研。详情请点 。
在“火锅之都”重庆,最正宗、最地道的重庆火锅,在哪里?
这个问题自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过有一种说法却被很多人认可,这些人还会不厌其烦地到处宣扬,在几乎每一篇跟重庆火锅相关的文章下面说:重庆最正宗的火锅,绝不是文章所说的那些连锁品牌,而是那些“大隐隐于市”的苍蝇馆子。
这种说法很明显逻辑不通,但却很有市场,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在其他人花了大量时间排队去吃连锁品牌的时候,自己穿过拥挤的人海,拐个弯,施施然进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苍蝇馆子,俨然独得此中三昧。
重庆当地的一些出租车司机,也已经开始利用这种观点来赚钱了。
近日,一则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中,一位重庆的出租车司机将乘客拉到一家火锅店,并声称这是当地有名的美食。然而,当乘客进入火锅店后,却发现店内存在阴阳菜单,其中一份专为外地游客准备,价格明显偏高。
有多高呢?毛肚半斤98元。据另一家店的服务员介绍,品质相近的毛肚,正常价大约只有“黑店”的一半。
![]()
司机热情拉客,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高达50%的回扣。
所以,当乘客只是稍稍表露出想去另一家店的意愿时,司机便不假思索地给回绝了,而且给出了一个令人无法反驳的理由:那家店刚死了人。
司机下了死手,“黑店”也没闲着。为了躲避监管,它的店名换得很勤,后来干脆换成了LED屏,改店名、换门头的成本一下子被降到了最低,而且效率极高,切换自如。
![]()
视频发布后,不少网友纷纷留言,称自己也曾有过类似“被宰”的经历,看来是个老问题了。事实上,仅在去年315和今年十一前夕,重庆的一些出租车司机和火锅店勾结宰客的现象就被曝光过。
其中,去年3月发布相关报道的是重庆本地媒体“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旗下),该报道随后被人民日报主办的“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转载;今年9月底,针对另一名视频博主的曝光,重庆渝中区市监局联合区消委会发布了“双节”专题消费警示。
可见,过去两次,要么是信息的发布者,要么是信息的回应方,都是比较有分量的,并不是寻常自媒体的“自娱自乐”“自说自话”。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从9月底到现在,仅仅过了一个多月,重庆又一次因为“出租车拉客”被大量关注和讨论。显而易见,中间这一个多月,出租车司机和火锅店并没有消停。
![]()
那么,监管在干什么呢?
在9月底的“消费警示”里,渝中区市监局和消委会通过典型案例引出常见陷阱,并告诉消费者如何避开陷阱、万一遭遇陷阱又该如何维权。这些内容实在是让人越看越不解——作为监管部门,你就不能釜底抽薪,从根上把这些陷阱填平么?
不过,批评监管毫不作为也是不客观的。在“消费警示”的最后一段,他们说,今年收到了多起关于“出租车拉客”的投诉举报,已立案查处4件,“有效打击整治了不良商家违法行为”。
呵呵,真的是“有效打击”了吗?
根据这次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某工作人员的说法,此类现象“执法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商家的店名经常更换”,而“执法需掌握相关证据”。
的确,现在都是LED屏,店名换起来更方便了,证据固定自然也就更难了。只是不知道在店名经常换的情况下,店老板与合伙人会不会经常换。
![]()
渝中区的“消费警示”最后说,“下一步,渝中区各职能部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公平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庆市文旅委的上述人员表示,后续有关部门会跟进。
希望能有实质性的改善。 对于喜欢重庆和重庆火锅的人们来说,没有谁愿意看到重庆的火锅这张名片被少数害群之马给玷污。
而且整治和改善要越早越好、越快越好,否则的话,去年的回扣比例还是10%到20%,今年就猛增到了50%,照这个趋势下去,掉进陷阱的消费者到时被宰的钱可就更多了。
请您抽出2分钟,扫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参与“2023中国餐饮创业者调查”。为表感谢,我们将给完整填写问卷的朋友赠送福利,详情请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