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三伏天,意味着高温天气将频繁出现。热热热……这个夏天,避暑成为头等大事。逃离酷热的禁锢,找寻一处清凉避暑胜地是人人心之所向,而江西就是一处天然的“空调房”,这里有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有寻幽访古的文物遗迹,还有浓郁芬芳的天然酒香……
今天,特哥就给大家推荐一个好去处——被誉为中国药都、盐都、酒都的千年古城樟树,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清凉一夏吧。
 
“江西风景独好”这句广告语并非夸大其词。这里生态秀美、名胜甚多,历史上文人墨客更是对这里的美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落日照江浦,轻帆过酒家”、“何时不负登临兴,把酒经过阁皂山”,从这些诗句中不难发现江西景致的静谧,江边闹市的繁华。而樟树市作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境内更是风光秀丽、道教文化神奇。
 
宜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层峦耸翠、山明水秀的阁皂山,富含微量元素的赣江水,以及吴城遗址出土的青铜酒具、酒器等无不彰显了樟树市深厚的底蕴和宜人的环境。
 
在樟树市东南隅便是道教“灵宝派”祖庭阁皂山,它与龙虎山、茅山齐名,是武夷山西延的支脉,逶迤绵延二百余里,峰回峦复、古竹苍松、霞蒸云蔚,号称“清江碧嶂”。因其“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
相传道学家葛玄曾在此修真司道,后云游四海,最终仍回到阁皂山。阁皂山也因葛玄、葛洪两位仙翁在此采药炼丹、创立道教灵宝派而名扬天下。古往今来,阁皂山以山川之秀、景色之奇、古迹之异、传说之神而吸引了历代仁绅庶子、骚人墨客。
 
如今的阁皂山景区由阁皂山、玉华山、昭明山、梦湖度假区等景区组成,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使得这里依旧峰峦叠嶂、泉岩奇特、古木参天。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而这里便是“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想想漫步在这葱葱郁郁的森林中,周边都散发着舒心的清凉。
 
阁皂山仙气十足,而这里的地下泉水九龙泉也是颇具特色。相传崇真宫前放生池内十条锦鲤,受葛仙翁洗药池水灵气而化成龙,这九条龙飞入深壑中深修,故壑称九龙洞,泉为九龙泉。
经现代科学检测,九龙泉水中含锌、钙、铁、镁等十二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更有人称,当地的群众年青人多俊男靓女,年老者多八旬老翁、仙姑,且村民从未发现过癌症病状,或许与常年饮用九龙泉有关。
 
可以说,樟树土良水清,除了九龙泉,这里的漱玉泉、玉华泉等泉水也是清洌甘爽,终年不涸,历来为酒家酿酒用水。
事实上,这些泉水只是樟树市环境的冰山一角,樟树市水系属赣江水系,以赣江为主轴,西有袁河、蒙水、萧江、澧江;东有龙溪河、芗溪河、清丰河。
 
这些水域水质清澈,显微酸性,硬度较小,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堪称生态好水。
信步闲游,芳草茵茵,凭栏远眺,一碧万顷,举目望去,赣江沿岸的风光尽收眼底。微风吹来,江水荡漾,沉醉在这碧绿的柔静里,可以尽情的享受着吐故纳新又是怎样的一番惬意。
 
如此众多传奇汇聚樟树,真乃天下福地。阁皂山宜人的气候、水源、道教文化的浸染自然而然酝酿出了风味独特的酒香。
其实早在5000年前,这里的新石器文明就有了酿酒的历史。
樟树市内筑卫城遗址(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大量陶皿、酒器,以及吴城遗址(殷商时代)出土的精美的青铜器,有盛酒的尊、壶,有铸就的爵,有饮酒用的觚等,其造型之优美、工艺之精湛,规格之齐全,折射出了当时樟树先民高超的铸造技艺以及酿酒之风盛行。
 
四特酒在酿造过程中所用之水是悠悠赣江天然水系。同时,从这里绵延两百里的林木和湿润空气为四特酒的酿造提供了各种菌类。
 
好山好水锻造了四特酒的特香风骨。没有这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水系,也就没有了这“清香醇纯”的传世特香。四特酒经千年历练,自然凝聚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在丰富灿烂的酒世界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也就显得不足为奇。
相聚时把酒言欢,离别时借酒消愁。来到樟树,感受着这里的每一阵微风,每一处空气里的清新和弥漫的芬芳,仿佛也穿越回到千年前,置身其中,体会到了白居易笔下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生活意趣和轻松洒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