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不均衡:成熟市场下滑 中西部市场增长
零售企业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业绩两极分化表现在区域市场的不均衡性。胡春才对笔者表示,此次黄金周期间,东部成熟市场的企业均表现平平,甚至有所下滑,而中西部城市的零售企业涨势明显。“重庆凤梧超市与去年同比增长20%。”胡春才表示。
被视为继北上广之后,第四大高端消费城市的杭州出现零售业集体下滑的趋势。根据杭州市商务委员会(杭州市粮食局)的统计数据,9月30日至10月6日期间杭城主要商场、超市的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6.84%和14.2%。
记者的调查结果也印证这一趋势。笔者调查的情况显示,一线城市的零售商表现出业绩下滑态势;而二三线城市则有所增长。“超市生鲜依然是热点,礼品类、酒类销售很淡,旅游小食品、方便食品虽然热销,但整体同比下降”。北京一位超市店长表示。
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的零售商业绩相对好一点。“我们2013年黄金周销售额为1600多万元;而今年黄金周销售将近1900万元”。浙江供销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同一企业,不同区域销售业绩也反映出区域不均衡性。“总体而言,销售和客流均呈现下降的趋势。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9%,而客流也要下滑7%的样子”。一位家电零售商老总表示,“在一些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门店销售下滑比较明显。而一些三四线城市,门店则表现良好”。
业态不均衡:家电下滑,消费、娱乐、休闲增长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零售企业在国庆黄金周业绩差异也反映在不同业态和品类之间。主要的趋势是家电业态和品类下滑比较厉害,而相对消费、休闲类有一定的增长。
“整个家电卖场下滑趋势明显。其中数码3C有较好的增长,但以冰箱、电视、洗衣机为代表的传统家电品类下滑厉害。”上述家电零售商老总告诉笔者。
而家乐福一位区域总经理反馈的信息也说明这一情况。“我负责的家乐福该区域业绩保持与去年同期相当,但由于家电补贴政策的退出,该品类下滑明显”。家乐福某区域总经理表示。
利群集团副总裁狄同伟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利群集团黄金珠宝销售同比上涨近20%;服装销售增长近15%;但家电业态下滑幅度较大。整体而言,整个集团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将近2%。
北京华冠集团企划总监杨焕平表示,休闲、娱乐业态涨势良好。“华冠购物中心的影院在国庆假日期间天天爆满,生意不错”。杨焕平告诉记者。
在寒冬中寻找机遇
虽然只有短短7天,“十一黄金周”却如同整个零售行业的切片,其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反映出当下零售企业转型期的阵痛。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受到经济下滑、八项规定等外部因素的困扰,零售业遭遇寒冬。但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存在的,如何解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也是未来零售企业的立足之本。今年上半年一些企业的转型也取得良好的成果,比如发力O2O、进行业态创新、深耕门店及商品供应链等。
正如家家悦董事长王培桓所言:我不同意零售业“拐点论”的说法,市场本质没有变,根本的变化是技术升级了,效率提升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新技术转变服务的方式,提升服务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