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人都爱喝烧仙草,一年卖出约4.68亿杯”,悸动烧仙草与NCBD(餐宝典)联合发布的《中国烧仙草市场大数据报告》显示。
烧仙草作为新式茶饮的众多品类之一,近年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美团数据指出烧仙草的销量仅次于奶茶。

烧仙草最初诞生于福建、台湾地区,是一种以仙草熬煮制作而成的传统甜品。由于具有消暑清热的功能,烧仙草受到闽南一带人民的喜爱,不仅是家中夏日消暑圣品,还在闽南地区流传着各种神奇传说。但在过去,烧仙草还是一个认知度不高的地方小吃,不少人将其与龟苓膏、冰粉混淆。多年前肯德基曾出售仙草奶茶,由于在北方没有认知度,下架而终。
然而近年来,不断走高的搜索指数,越开越多的门店均揭示了一个趋势:烧仙草的国民热度在持续上升。诞生于闽南的街头小吃是如何打破地域界限、站上年轻人消费市场C位的呢?

烧仙草出圈
品类火热的背后,必然少不了品牌的助推
其中悸动烧仙草作为头部品牌,便是重塑烧仙草地位的重要推手。通过加盟的形式,悸动烧仙草门店全国已超过3000家,悸动的品牌助力让烧仙草品类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也随之提高。
2021年1月,悸动烧仙草在门店形象和风格上做了升级改造,不仅在上海成立了首家新国风概念店,围绕“仙”来塑造自己独特的风格定位,近期还邀请了凭借古装剧大热的邢绍林担任代言人,一举登上了微博热搜。它跳出了原有定位体系,给品牌贴上了国潮标签,使得这一烧仙草品牌更具辨识度。

国潮的加持和领军者的出现,推动了悸动烧仙草在茶饮行业的发展。但烧仙草从地方小吃“出走”,打破区域界限,成为人手一杯的宠儿,关键靠得是产品的创新。

“烧仙草只是奶茶里的一种添加料,本质还是奶茶,消费者接受度是比较高的。”悸动烧仙草创始人吴斌表示。
为了助推传统产品快速出圈,悸动烧仙草顺应“奶茶化”潮流,首创杯装烧仙草,让烧仙草从“碗”跳到“杯”中。不过,曾在2020年悸动又是 “反向而行”,推出了饱饱碗系列,让烧仙草重新回到碗里,一举成为品牌热销产品。

据吴斌介绍,碗装在校园店、外卖需求高,但整体销量来看,杯装消费场景更广泛,大于碗装。看似逆向运行的行为,实际上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场景的需求,也符合部分消费者对传统小吃的怀旧心理需求。
除了产品创新,品牌还需具备供应链能力才能更好地规模化,这对于提供加盟形式的悸动更是如此。悸动在“中国仙草之乡”武平建设了首个“悸动烧仙草生态仙草基地”,吴斌说这是构建完善供应链体系的一个关键动作。
进军数字化
线下的快速扩张,带来的是品牌对客流数字化的迫切需求。
新茶饮赛道的头部玩家“喜茶”在2018年就推出了“喜茶GO”微信小程序,这个最早主要解决客人长时间排队困扰的线上渠道,如今已成为喜茶数字化运营的重要战场。短短3年间,喜茶GO不仅培养了中国消费者线上点茶、门店提单的新茶饮消费行为,还为品牌沉淀了大量的数字化用户。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有81%的喜茶消费者选择在小程序下单,目前喜茶GO微信小程序会员接近4000万规模。
喜茶数字化的成功示范也让新茶饮中腰部玩家看到了新方向。
悸动也在不断加码构建以微信小程序为核心的私域业态,在自有阵地进行精细化用户运营。对于新茶饮品牌来说,小程序首要作用在于将线下客流数字化,一方面解决过去“不知道用户是谁”的问题;另一方面以更低的成本提升二次触达的效率,通过丰富的营销活动,把用户“唤”回来。
例如,悸动烧仙草将线下“集十送一”活动“搬”到了线上,消费者购买一杯饮品即可获得一个印章,集满10个即可免费获得一张饮品兑换券。这看似简单的一步,有效规避了传统卡片“集章”用户易流失的弊端,也进一步培养了消费者小程序下单的习惯。

实际上悸动并不只停留在小程序下单这一功能,而是基于小程序构建了完整的公私域流量矩阵,小程序、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多个平台均可以相互引跳转和引流。打开悸动烧仙草小程序首页,一眼便可看到“最新资讯”栏目,点击可进入微信公众号查看活动推送或新品推荐。

据悸动烧仙草官方数据,自导入数字化营销系统后,悸动小程序15天销售额占比从5%提高到13%,1个月完成3000+门店的数字化营销部署,试点门店的小程序点单渗透率达30%。
目前,新茶饮赛道拥抱数字化的步伐正在提速。可以预测,在喜茶、奈雪的茶、悸动烧仙草等标杆效应的带动下,通过构建私域业态获益的品牌数量还将不断扩大,行业竞争也将更加白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