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零售企业在2012年全年及2013年上半年的财务表现,总体偏弱的经济环境、来自电子商务的日益强烈的冲击、以及政府限制“三公”消费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奢侈品和购物卡消费的大幅下降),均对零售企业的经营造成巨大压力。
通过对77家上市零售企业公开财务数据的分析,2013年上半年零售业有一定程度的回暖,整体收入增速同比回升至10%以上水平,利润率也较2012年下半年要有小幅回升。
一、超市-对营运资金管理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2013年上半年,随着经济逐步回暖,又受到2012年的低基数的双重影响下,超市收入增速回升。同时,超市企业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经营方式。2013年上半年,利润率有所回升,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
·2013年上半年超市收入增速回升,同比达到8.5%,环比达到11%;
·在利润率方面,超市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用工效率和关闭部分亏损门店等措施来抵御利润率的下降。2013年上半年样本超市的利润率为3.6%和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2在营运资金方面,超市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供应商账期变短、消费预付卡使用受限和其他融资方式能力不足等方面。
·超市在2012年的供应商欠款周转天数从2011年度的66天下降至56天,又在2013年上半年进一步跌至50天的水平;
·预收账款占超市整体资金来源的近四分之一,但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从2011年的23%下降到2013年上半年的15%;
·对比百货相对较高的金融机构融资比例,超市从外部金融机构融的的资金仅占其总体资金来源的10%。在通过供应商和消费预付卡获取资金的空间受限的影响下,超市未来业务扩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自身营运资金的有效管理。
二、百货-上半年的销售表现对百货业的全年业绩至关重要
1百货企业可以通过自有物业抵押来获取贷款,其金融结构借款的比例在三个业态中为最高。
·2012年底和2013年6月底,百货业的金融机构借款占到总体资金来源的20%,较超市和专业店仅为10%的比例要高出不少。
2半年度业绩分析来看,上半年的销售增长对百货业的全年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收入环比数据来看,从2010年至2013年的上半年,百货业在上半年的环比增长均明显高于下半年。尤其是2011年和2012年,相比下半年相对较差的销售业绩下,上半年的销售增长带动了全年的销售增幅。2013年上半年的环比增长更是超过2012年上半年达到13%。
三、专业店-通过关闭亏损门店和开展网上销售来抵消线下门店收入的下滑
1.专业店业绩受电商冲击巨大,各企业放缓了持续扩张的步伐,开始向多渠道零售的模式转型。
·2012年上市专业店销售出现3.6%的负增长,利润率也从上年度的6.5%下滑至2.8%。网上零售对专业店业绩的冲击十分明显
2.由于销售下滑和存货滞销,导致部分专业店更多地依靠供应商欠款缓解营运资金的压力。2012年专业店供应商欠款周转天数在2012年上升至120天,超过了历史年度的高点。
本报告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员普华永道联合撰写,详情可联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王女士010-68784943wangruida@ccfa.or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