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现代服务业在总体规模、人均效益、品牌拥有量等方面走在全省镇域经济的前列,“多园区”即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以科技创意、研发设计、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为主题的服务业集聚区,成为纲举目张的服务业生产力亮点。到2016年,大良现代服务业拥有10个以上的省部级和国家级名牌。大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1.96亿元,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5%。
重点产业 (一)金融与商务 发展目标: 建设专业化的企业投融资平台,培育上市公司的孵化平台,居民和机构的理财服务平台,特色化的商务服务平台,使大良形成整个顺德区品种最齐全、质量最上乘的金融与商务中心。 重点项目: 1.建立大良高端中介服务大厦——成为大良发展金融、商务、工程管理等现代服务业的总部大厦。 2.发展全区域的金融服务网点——到2015年争取实现金融服务网点160个,达到每平方公里2个的水准,大良要成为全区金融服务网点密度最高的镇(街)。 3.开展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要建立大良金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协调驻大良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金融服务的创新。 4.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要积极培育和扶持三大类的电子商务网站,包括: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专业平台);实体专业市场的配套网站(配套平台);独立品牌宣传网站(品牌平台)。 (二)商贸与时尚 发展目标: 发展专业市场,引导时尚消费,培养先进业态,成为顺德商机最密集的商贸基地;发展专业化的外包服务,融入全球化的外包服务网络和物流加工产业链。 重点项目: 1.加强专业商贸市场——以7-10个专业市场的提升为代表,发展专业市场集群,提高规模优势。 2.扶持多样商贸业态——要形成高中低搭配的多种商贸业态,使大型超市广场、传统超市、大型百货、品牌专卖店、商业街和商圈、特色连锁店和自营商铺等达到多样的平衡。 3.发展服务外包与物流——鼓励企业发展先进的第三方物流,引入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国内外物流公司;建立“大良物流信息化研发中心”。 (三)科技与教育 发展目标: 针对顺德区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要求,引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咨询推介等服务机构,协助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加强市场对接,强化科技研发型企业对于大良发展环境的依赖性,强化顺德产业升级对于大良科技服务的依赖性。 重点项目: 1.提升教育培训优势——依托大良的教育资源优势,开拓新兴教育培训领域,瞄准未来具有广阔市场的教育领域,以青少年教育领域、婴幼儿培育领域、中高考辅导、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培训等,打造成为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机构荟萃的培训产业基地。 (四)创意与会展 发展目标: 整合大良的生态、人文和产业资源,彰显文化创意对于三次产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提升顺德工业的附加值,提高顺德居民和旅游者的文化生活质量,形成创意、设计、艺术、音像、演艺等的特色集聚区和产业链。 重点项目: 1.提升顺德创意产业园——要把顺德创意产业园发展成为体现“智慧佛山”、“创意顺德”,集聚创意产业企业和服务机构的产业集聚区。 2.发展文博会展集聚区——大力培育会展、演艺及文博服务业,使大良成为顺德区的会展和文博服务集聚区。 3.发展会展专业公司和项目——设立常年在大良举办的品牌会展,使大良作为人气集聚的会展举办地。 4.建立大良白领会所,丰富休闲娱乐服务——要针对人才集聚的趋势,建立多种形态的会所,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休闲娱乐集聚区。 (五)旅游与美食 发展目标: 开发大良的生态、文化、产业、美食等资源,建设重点的旅游服务项目,使大良成为品牌知名、美食发达、景观优美、服务优良的旅游目的地。 1.形成顺峰山生态旅游圈——以顺峰山景区为核心,以顺峰山公园、西山庙、广绣庄、岭南风情美食街等为亮点区域加大打造力度,并要推动艺术项目入驻顺峰山公园,同时改造仙泉酒店,以提升顺峰山生态旅游圈的酒店配套服务。 2.建立粤菜文化中心——要利用“凤城美食”的优势,在大良合适地块建立粤菜博物馆,使它既是一个餐饮行业博物馆,又是岭南庭院式的美食胜地,成为大良的文化地标。 3.美化和亮化城市,设立休闲景观带——在顺峰山周边、大良街道办行政中心、东区现代住宅区等以整齐的街面景观、整洁的市容环境等为特征,建立5~8个“优美环境示范区”。 (六)健康与体育 1.发展同江医院等特色医疗——要结合同江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与顺峰山景区生态旅游圈的资源,开展各种康复、疗养、综合体检和休闲项目。 2.建立体育服务功能区——充分发挥大良体育基础设施普及的优势,通过适当引入市场主体,开展多种经营,搞活体育产业。 (七)社区与便民服务 1.完善社区公益性服务网络——公益性的社区服务包括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服务、社区为老服务、社区就业服务、社区治安法律服务、社区文体科教服务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等。 2.加强社区经营性服务网络——经营性的社区服务包括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业、社区文体娱乐服务业、社区家政服务业和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业,提高大良居民的生活服务质量。 空间布局 《规划》提出了“三圈、四街、两网、两中心、多园区”的业态格局。 “三圈”——大良中心商业圈、顺峰山生态旅游圈和南部新城文博会展圈,依托山水景观和建筑集群,形成聚拢人气和资源的圈状产业区。 “四街”——105国道大良汽车专业市场、华盖路商业步行街、凤山路婚纱一条街和岭南风情美食街,依托交通干道和商业街道,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带状商业区。 “两网”——金融理财服务网和社区公共服务网,依托各个社区的商业布点,形成相互联接,有效配送,覆盖面广泛的服务网络。 “两中心”——大良高端中介服务中心(大厦)和社区公共服务配送中心,形成以总部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等组成的小型总部集聚区。 “多园区”——顺德创意产业园、医疗集聚区、教育培训集聚区等,形成由企业事业机构为主体,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具有专业开发能力的产业组团。
开发模式
1.企业的自主开发模式——以顺德创意产业园等为代表,以品牌企业为主体,进行总体投资和开发运作。 2.政府与商会合作开发模式——以华盖路商业步行街等商业街为代表,依托本地商会和行业协会推进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管理、行业自律。 3.圈层联动的发展模式——以顺峰山休闲旅游圈等的发展为代表,以商业地产的投资方和开发方为主体,建立圈内的服务业企业协同发展的机制。 4.资源互补的开发模式——以德懿艺术社入驻桂海芳丛等项目为代表,推动艺术类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项目为代表,将公益性和公共性的旅游景区和服务项目,与商业性的服务项目相结合。
推进战略
1.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传统服务业的战略——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等新技术,分门别类地推进传统市场的信息化、网络化改造,鼓励发展现代化的大型商厦、专业化商街、综合商圈、文化创意产业园、教育集聚区等新型业态。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重点打造若干综合性商圈,利用顺德在制造业方面的资源优势,融合工业设计,积极筹建集高端产品折扣专营、高端创新产品展销、文化创意工坊于一体的奥特莱斯,扩大商圈的要素集聚。 2.大项目和大企业引领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采用引进和培育骨干企业的“两手抓”方针,突出大企业和大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利用CEPA政策“先行先试”的机遇,加强与港澳在金融、物流、会展、科技、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通过有效的投融资服务,推进市场资源配置等方式;通过“一项一策,特事特办”的原则,引入和培育有实力、有品牌、有发展战略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在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土地、区位、设施等方面给予特殊的配套扶持,尽快形成规模化的竞争优势。 3.吸引多元投资,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的战略———鼓励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注重引入有经验的品牌开发商和服务商,优化大良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结构。要尽快编制和定期颁布《大良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投资指南》,明确大良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积极鼓励、允许发展、限制投资等不同的领域,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大良现代服务业重点鼓励的领域。
细化举措
1.实施集约发展,推动大服务的格局——通过加快业态结构、经营结构、市场结构的调整,建立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强化集约发展的规模辐射力,增强大良专业市场的引领潮流、信息发布、休闲旅游等功能;以三圈、四街、两网、两中心、多园区为载体,打造有特色、上档次、聚人气、高信誉的品牌市场,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并在大良现有专业市场的基础上,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