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苏州,春暖花开,万紫千红,一派生机盎然。3月30-31日,第十届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大会(简称:行业大会)在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国资委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局副局长李春梅、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副主任王昆,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处长邢涛、毛俊峰、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副处长吴华龙等部委领导出席会议。全国各省市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的领导、海内外玩具和婴童用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决策人以及来自授权业界的同仁等共计700余人参会。
我会会长王树民、副会长张培军应邀出席大会,与行业精英一起“预见2018•破局”,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新零售时代渠道变革,引导消费升级。并出席行业协会工作交流会,与各省行业协会会长一起探讨行业协会工作,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贯彻“中国制造2025”推动行业创新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在大会上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玩具和婴童行业应该积极贯彻“中国制造2025”加速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要注重五大工程建设,一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只有上升到国家级的创新中心建设会有一定的资金或者其他方面的支持,也是企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二是强化基础工程。目前,很多关键核心部件包括业内用的核心部件,都是在外购或者进口;需要全行业或者部分有能力的优势企业联合进行攻关关键的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三是 智能制造工程。一个是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另一个是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项目;四是绿色制造工程。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的绿色供应链是未来市场非常有强劲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五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高端装备是未来所有行业的增长点所在,有些企业已经在从事机器手、机器人方面替代人工小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设备的开发,都是用户为主导进行的开发。
强制性产品认证改革推动产品高质量
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副主任王昆在大会上对强制性产品认证改革的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认为,儿童用品领域的标准法规不健全,从强制性认证制度本身对于同一领域的产品没有做到统一的管理,与国际通行的管理方位也不尽一致,没有纳入认证的产品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对于同一产品领域有的产品纳入到认证、有的产品没有纳入到认证,对于获证的企业和获证的产品造成了不公平。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在推动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成立市场监管总局的目的就是要实施统一的市场监管、统一的市场准入。同时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实施审慎的监管,在保障安全底线的同时促进技术协调与创新。针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要求以及目前认证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国家认监委从以下8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措施和建议:深化目录改革、产品分类管理、简化流程程序、实施标志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监管体系、完善法规保障、推动互认合作。这些改革措施有的已经落地、有的正在改革进行时。
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增长的转变是必由之路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对“十九大与中国宏观经济解析”时指出,过去的二三十年,属于高速度成长。现在,要开始高质量了,这是个崭新的课题,如果不由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变,还像过去大量依赖释放货币发票子、破坏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但得不到缓解,还得加剧,中国经济就没有可持续性。大家把握中国经济最重要还是要把握这两点根本转变:一个是主要矛盾的根本转变;一个是高速度到高质量的根本转变。把握了这两个根本转变,就把握了大局。
我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增速领跑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长梁梅在行业大会现场发布了《2018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玩具行业零售规模646.3亿元,同比增长16.24%;手推车零售规模124.21亿元,同比增长16.8%;儿童安全座椅零售规模为43.44亿元,同比增长24.1%;奶瓶零售规模49.2亿元,同比增长20%。同时,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玩具消费276.8元,同比去年241.66元,增长14.54%。
进出口方面,2017年我国传统玩具实现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45.11亿美元,同比增长29.74%,增速比上年加快12.8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9.51亿美元,同比增长30.19%,高于全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速19.39个百分点,高于轻工行业出口增速21.52个百分点。同时,主要婴童用品进出口也显著增长,如儿童安全座椅进出口贸易总额8.00亿美元,同比增长27.23%,其中出口7.52亿美元,同比增长27.24%,进口0.48亿美元,同比增长29.73%。而童车出口37.55亿美元,同比增长15.4%;童床进口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7.81%。
专家聚焦行业热点转换增长动力
淘云董事长兼科大讯飞消费品事业群副总裁刘庆升通过解读玩具产品人工智能应用的案例,探讨产品与技术融合的新方向。猫王收音机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戴明志也从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营销等系列维度解读人工智能在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应用,给行业企业家从0开始打造成爆款产品提供借鉴。中国学前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家雄以“STEAM玩具如何融入中国学期教育”为题,分享了国际流行的STEAM理念与中国学前教育有机结合的思考,帮助幼教用品企业轻松把握住科创时代的风口和潮流。孩之宝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宇晨、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曹永强等分享了依托IP授权带动产品研发和销售,以及跨行业合作,带动各类周边产品实现合作共赢的经验。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韵民分享了罗森的IP主题场景营销经典案例。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分享通过打造极致产品设计、极高性价比与极好购物体验。哈姆雷斯玩具(南京)有限公司总裁田宏分享了通过高品质店铺设计、互动式场景化搭建,带动可观的销售的经验。乐友(中国)超市连锁有限公司COO龚定宇解读了新零售时代传统母婴渠道满足多场景消费需求的经验和案例。
推动IP授权引导产业升级、消费升级
行业大会上发布了《2018中国品牌授权行业发展白皮书》。据统计,作为全球授权前五大授权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市场,2017年我国被授权商品零售额达到747亿元。目前,活跃在我国的品牌授权企业327家、授权IP1032项,其中,娱乐类IP授权占据半壁江山,占比达到54%,其次为艺术类IP、时尚类IP,占比分别为14%和13%。艺术类IP授权增长迅速,讲究生活品质情调的艺术类IP产品获得都市白领的青睐。
据白皮书显示,我国已经开展授权业务的被授权商所在前三强行业为玩具游艺、服装和礼品赠品,占比分别为18%、13%和8%。此外,图书出版及食品饮料等行业的授权业务在2017年也有较快增长。
交流互动共促行业协会发展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行业协会如何应对新形势赢得发展,31日下午,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长梁梅主持召开了“全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协会工作交流会”。
广东、河南、河北、北京、重庆、宁波、金华、云和、深圳、东莞、澄海、临沂等行业协会会长先后发言,相互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要加强行业协会间、行业企业间的交流互动,携手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会议期间,会长王树民还与国家协会、省级协会、行业专家、行业媒体负责人进行交流,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协会合作等。
会长王树民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长梁梅交流合影
会长王树民与中国学前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朱家雄交流合影
会长王树民与广东孕婴童用品协会会长陈新华、香港孕婴童业协会会长李国明交流合影
会长王树民与香港孕婴童业协会会长李国明、广东玩具协会副会长温国雄交流合影
会长王树民与中国婴童网董事长李娟交流合影
会长王树民与广东协会、河北协会、宁波协会、云和协会交流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