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被绑男同胞的守护
李艳和夏文琼两个女孩,会享受“优先照顾”的特权,先喝水
一天吃一小块干粮喝几口水,嗓子灼烧得冒烟,珍贵的水在29个人手里传递着,多出一口水,就多一个人能再喝一口。
被挟持的日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援建苏丹公路项目组的29个兄弟姐妹从未忘记他们是一个整体。项目经理黄刚说,他们每个人都坚信,大家一定可以一起活着出去。
被挟持后,29个人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走路,走路,走路。不分白天黑夜地走,不断地转移。黄刚说,苏丹反政府武装一般不允许他们说话,只有在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才能小声说话。这时,大家都会说些互相鼓励的话。“我们都没想到,李艳和夏文琼这两个娇滴滴的年轻女娃娃,这么苦居然也扛得住,一下都没哭。大家都比想象中要坚强得多。”
李艳是一名英语翻译,她自嘲地说:“我没有哭,其实是欲哭无泪。”黄刚说,被挟持的日子,29个人都没哭过。“只是在大使馆派人来接我们走的时候,看到自己人,有些同事终于忍不住掉眼泪了。”
水是有限的,非洲缺水,山区更是这样。走到水源附近能喝水时,每个人都克制着只喝几口,然后传给其他人,保证每个人都能喝到水。而李艳和夏文琼两个女孩,会享受“优先照顾”的特权,先喝水。“其实,那个情况,就是喊我一口气喝5瓶水都是喝得下去的。”黄刚说。
最难熬的时候会怎样呢?被挟持时,每个人每天只能吃一点高粱做的糊糊或者干粮,精神也是高度紧张。这种时候,他们就会开始聊天,聊火锅,回锅肉、冒菜……总之就是把四川的美食都拉出来排个队,宣称回家后一定要把美食吃个够。 成都商报记者赵倩
听到老公被劫持恐惧
付珊说,她甚至想,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去苏丹找丈夫
丈夫张乾辉被劫持后,怀有4个月身孕的付珊几乎夜不能寐。“想到他的情况,有时候就会哭出来,晚上早早上床,却要等到凌晨才能睡着”。
张乾辉和付珊两人于去年10月18日结婚,13天后,张乾辉返回苏丹,继续完成乌阿公路141项目的修建任务。在丈夫离开的几个月里,两人几乎每天晚上都会通电话。但1月28日,付珊没有接到丈夫的电话。“我当时以为,他可能工作忙,也没怎么在意。”
第二天早上,她从手机上收到苏丹141公路项目部中国工人被劫持的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我想,遭了,会不会是他?”付珊马上打电话到丈夫的公司,对方确认,张乾辉确实已被劫持。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大哭了一场。”付珊说,她甚至想,带着肚子里的孩子去苏丹找丈夫。但她的这一想法最终被家人否决。“大家拦着我,不让我去,他们说那边那么乱,万一出点事,孩子怎么办?”
黄刚也是被劫持的29人之一。1月29日下午,妻子刘艳接到黄刚的一个同事家属打来的电话,对方暗示,黄刚可能也在出事工人之列,但详情不清楚。
刘艳也有预感。前一天她看新闻说中国工人在苏丹被劫持,那时,她已经联系不上老公了。多方确认黄刚被劫持的消息后,刘艳整个人一下子“天旋地转”。
刘艳从没向9岁的女儿说过什么,但孩子似乎什么都懂。一天晚上,刘艳路过书房,看到孩子对着电脑双手合十,嘴里念念叨叨,似乎在说保佑爸爸的话。她一下没止住,揽过孩子,眼泪扑簌簌就往下掉。睡觉时,孩子躺在床上抹泪,也不开腔。刘艳问她咋了,孩子不说话,背过身,继续哭。
QQ群141营地共同的希望
群里每进一个新家属,有在线的,都出来鼓掌欢迎,说上几句安慰话
在等待亲人们回来的这段时间里,家属们建立了一个QQ群:141营地。这个名字,是被劫持工人的工作项目名称。11天的煎熬与等待,这里就像一个难得的庇护之所。
29名成员,许多人素昧平生。所有人的网名都做了改动。“夏文琼-老公”、“毛先建-女儿”,用以表明与被劫持工人的关系。群里每进一个新家属,有在线的,都出来鼓掌欢迎,说上几句安慰话。实际上,电脑那头,“好多人眼睛早都哭肿了。”一名家属说。
刘艳是被绑同胞黄刚的妻子。就跟每天回家一样,QQ群是她每天必去的地方。在那里,大家不管从什么渠道拿到消息,都会第一时间发到群里来,安慰的话铺天盖地。
“看到这些话,心里会很温暖。”刘艳就给自己打气,一群人都在努力,会有好结果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听说有人给被劫持的工人打通了电话,有家属还为要不要再给他们打电话发生了争执。有人说,如果再打电话,可能会陷工人们于不利。
“我们来这儿不是为了吵架的。”有家属赶紧站出来劝架,希望大家不要鲁莽,一定要冷静。
只要在家,刘艳准泡在网上,客厅里电视机锁定在央视的新闻频道,希望看到关于丈夫的只言片语。
11天的折磨,像过山车一样惊险。终于,好消息来了,29名工人都获救了。群里像是过年一样,炸开了锅。先是有点不敢相信,后来是多方确认,最终一起欢呼。
群里也商量好了,等家人都回来了,他们这群“难兄难妹”也要约出来,一起吃个饭。
心里再难过,也要坚强
幸福,不是住多大的房子,开多好的车,而是亲人能带着微笑,平安回家
丈夫被劫持期间,刘艳还是照常去上班。同事们安慰她,领导也专门找她谈话,让她休息几天,但她拒绝了。她心里很难过,但家里还有一个91岁的爷爷,父母也都跟着自己生活,加上女儿,四世同堂,“自己千万要扛着,不能倒下了”。
她写下对丈夫的思念:幸福是什么,不是住多大的房子,开多好的车,而是亲人能带着微笑,平安回家。
11天的煎熬,亲人终于要回来了。
刘艳喜滋滋地领着女儿,去外面放了一挂鞭炮,又去商场挑了两件保暖内衣和羊毛衫,还准备好腊肉香肠和汤圆,等丈夫回来,大家要重新过一个年。
得知丈夫即将平安回家的消息,付珊激动不已。昨日,她挺着大肚子,逛了两条街,花了2000多元和一个半小时,从外套到毛衣,从裤子到鞋子,甚至连内裤、袜子都一应买齐。按照当地的习俗,经历过劫难的张乾辉在进家门前,需要沐浴更衣,谓之“冲喜”。付珊还在彭山县城找了家宾馆,准备丈夫赶到后,就在这家宾馆沐浴,并换上新衣服。“等他回来,我要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付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