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地下车库地面效果图
规模最大
武侯祠地下停车库是成都此次建设的26个地下停车库之一,规模最大,规划停放机动车865辆
地下三层
新建的地下停车库为地下三层,除解决武侯祠片区停车难问题,还兼具避难和应急通道的功能
改人工湖
车库建成后,上面将是人工湖,具有休闲与游览功能,面积约3600平方米
“请市民放心,建成后的地下停车库与园区周围环境是一致的,而且景观还会提升。”
为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成都市将对五城区内的部分公共绿地规划进行调整,新配建泊车位和地下停车库。昨日,公共绿地配建地下停车库项目正式启动,率先实施的是位于武侯祠园区内的地下停车库,计划年底竣工,规划车位865个。
地下三层车库月底或将动工
武侯祠配建的地下停车库位于原南郊公园内的绿地,之前是一座人工湖。天府早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人工湖的湖水已经抽干,推土机已经进场实施场地平整作业。为了不影响施工,武侯祠原南郊公园停止对外开放。大门外还特别张贴了公告:“因实施地下停车库项目,4月2日起我馆西区荐馨殿广场中轴线以东区域封闭施工,请至刘湘陵园参观、休闲的游客从西区牌坊门进出。”
武侯祠博物馆副调研员李润华介绍,武侯祠地下停车库是成都此次建设的26个地下停车库之一,规模是最大的,规划可停放865辆机动车。新建的地下停车库为地下三层,除解决武侯祠片区停车难问题外,兼具避难和应急通道的功能。因地下停车库建设需要,原人工湖五分之四的区域将发生改变,目前开始场平作业,4月底或者5月初就要正式动工。
李润华说,作为民生配套工程,武侯祠地下停车库采取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制,最终的设计还需要细化。
年底建成车库之上恢复人工湖
“车库建成后,上面将是人工湖。”李润华说,车库上地面覆土厚度为1.8米至2米,采用技术防水处理,不会渗漏。恢复后的人工湖同样具有休闲与游览功能,而且大小与原来人工湖差不多,面积约3600平方米。
目前,正为停车库正式施工做准备,截至昨日,原栽种在周边的93株各种杂树全部移栽,将来会换栽更具档次的乔灌木,如楠木、银杏等,疏密有致,一年四季都有变化。
考虑到武侯祠作为旅游景点的不可替代性,在车辆出入口通道和地下结构布局方面还在进一步深化。不过,就之前有市民担心会不会对园区里面的植被、湖水以及刘湘墓造成影响,李润华明确表示不会,请市民放心,建成后的地下停车库与园区周围环境是一致的,而且景观还会提升。李润华说,由于地下车库还有人防设施隔断,规划的865个车位或许不一定那么多,估计仍可达到840个,是此次规划建设的停车场中规模最大的,“总体计划是年底完成”。
为缓解日益突出的停车难问题,上月成都市规划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新配建停车场规划的具体点位,涉及浣花溪文化风景区、武侯祠片区等重要路段,车位达2865个。
成都市规划局表示,规划配建的多为地下停车场库,主要利用公园绿地建设。就市民对停车场出入口的疑虑,市规划局称,在实际建设时将统筹考虑停车场出入口与公园出入口的关系,避免相互干扰,并尽量远离道路交叉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