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改建中心城区标准化菜市场12个,新增“农超对接”菜市场50家
○年内启动金牛区区属荷花池市场、驷马桥果品市场、金府石材城等6个市场的关闭
本报讯(记者颜婧)继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额、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资等指标均实现“开门红”后,成都将在今年重点围绕扩大内需、“北改”工程、电子商务应用等方面,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为尽快实现服务业倍增打牢基础。这是记者5月4日从2012成都市商务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促进新型消费:
鼓励实体商场同步开网店
今年,成都将大力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面向全市零售企业广泛推广移动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改变传统零售方式。”成都市商务局局长郭启舟说,将鼓励实体商场同步开设网上商城,包括餐饮企业发展美食搜索、在线订餐等新兴业务,“年底实现全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超过50%、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超过60%”。
同时,尽可能让市民享受到电子商务的便捷,如力争实现基于成都移动电子商务支付结算平台的全国用户数超过1000万户,以成都为结算中心的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亿元。
促进业态升级:
6个传统市场年内关闭
配合“北改”工程的推进,今年成都将完成一批市场的调迁,一方面促进中心城区服务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则进一步发掘现有成熟商圈,全力建设国际全域性贸易中心。
记者了解到,金牛区区属荷花池市场、驷马桥果品市场、金府石材城、川金府西部五金机电城等6个市场将在年内关闭,金府灯具城、富森美家居等4个市场也将进行全面的提档升级改造。中心城区现有的商贸中心建设则围绕“百亿商圈”和“千亿市场”的目标重点进行。如“春盐”传统商业中心、建设路、红牌楼、新南天地等新老商圈将进行提升改造,年内新开设1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卖场5个以上,新增商业营业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巩固现有的商业规模效应。“千亿市场”方面则大力加速北部新城现代商贸功能区和青白江、双流、龙泉驿商品市场发展区等四大商贸园区建设,确保成都海宁皮革城、北新国际物联港等5个市场开业营运。
提升便民服务:
推动农企直销常态化
“要通过服务民生,将服务业向高品质提升。”据悉,今年成都将新增500家便民店进社区,并在现有的如红旗连锁、WOWO便利店内全面普及便民服务终端,在便利店可以完成缴费、充值、积分兑换、早餐等便民服务。
此外,还将促进农超对接、农场对接、农企直销常态化,让城区和农村群众都能受益。年内,成都将在中心城区新建改建标准化菜市场12个、新增“农超对接”菜市场50家、新增农村直营店60家、改造提升乡镇标准化农贸市场28家。
值得一提的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将获得相关扶持。目前,成都17个再生资源市场、1530个社区回收网点的软硬件建设和运营工作都在陆续开展,并通过大力培育普通市民的环保意识,力争全市再生资源销售额达到30亿元,增长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