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破冰“小微”信贷 金融关爱扶持民企发展
四川新闻网宜宾5月15日讯(记者 易友波 见习记者 陈玉蓓) 中国银行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也是我国连续经营历史最为悠久、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也正是因此,中行始终占据我国对外经贸和涉外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业首席。21世纪初,中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和国内、海外上市,实现由国家外贸外汇专业银行向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的转变。即便这样,在外界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看来,中行依然“位高权重”,高不可攀。
2009年,中行将目光主动聚焦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小企业中心”作为单列机构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网点挂牌成立。2012年,正值中国银行成立100周年,该行再度推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百年中行,网点破冰”主题金融服务活动,宣告将倾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发展帮扶被列入其中。
中行:百年铸就真诚 “小微”播洒关爱
近年来,中国银行宜宾分行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主办银行”品牌,推行“信贷工厂”、金融机构联盟、村镇银行三种服务模式优势互补,以切实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为宜宾地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产品线、全生命周期、全覆盖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赢得了客户一致好评。
中国银行宜宾分行副行长黄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行宜宾分行近年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理念,大胆进行产品创新,先后开发了“中能通”、“中船通”、“中粮通”、“中酿通”等具有宜宾特色的新产品,积极开展供应链融资,大力支持宜宾小微企业发展。做小微企业成长伙伴,是中国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基本理念,在有关小微企业融资收费问题上,中行严格执行银监会的有关规定,实现差别定价、合理收费、质价相符。
同时,中行还制定了《中小企业业务从业人员“十要十不要”》和《客户告知函》,在与客户初次见面时即交予客户,要求客户监督,保障客户与中行合作“零公关成本”,消除小微企业融资的隐性费用。“今后,中行将继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以期达到政府满意、企业发财,银行发展的共赢局面。”
另据了解,自2008年成为四川中行系统中小企业业务首批试点行以来,中行宜宾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及上级行有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信贷政策,依托中国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工厂”的品牌优势,抓住宜宾实施“工业强县”、“扩权强县”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宜宾市委市府确定的优先支持行业、地方特色优势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产品链,积极开展系统性调查与营销,在中行系统创新推出了“中船通”、“中煤通”等新产品,有效缓解了宜宾市航运企业、中小煤矿“融资难”的问题,业务已覆盖宜宾市绝大部分区县。
2010年12月,位于宜宾市区南岸航天路“莱茵河畔”大型商住小区附近的中行宜宾分行中小企业中心挂牌成立,并与该行南岸东区分理处合署办公。从这一天起,中行宜宾分行向中小企业抛出橄榄枝,开始与它们风雨陪伴,见证成长。
“去年我们的中小企业新增贷款接近1.8亿元,新增中小企业客户数24户,其中多数是小微企业。”鲁平,中行宜宾分行中小企业中心主任,5月4日在办公区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天的中小客户,可能就是明天的大客户,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从小孩子慢慢长大成人的。只要是真正健康发展的企业,我们都愿意真诚、竭力地去帮助它。”
感激:“小微”信贷拾回信心 再振大业商海陶金
翠屏区真武路,是宜宾老城区的家居卖场集散地,聚集有十余家大小经销店,其中数宜宾全友家私专卖店的店面招牌最为醒目——足有三层楼高、红白双色搭配美观大方。赵同宾,该店总经理,记者见到他时,自信满面颇有成功商人典范。然而,谁都不会想到,半年前的他也曾心灰意冷,颓废不已。
“那个时候我们夫妻俩确实感觉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就像自己辛辛苦苦带出来的孩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挨饿的感觉一样。市场竞争、店面开销、进货压货……资金紧张到周转不动的时候,突然就觉得心灰意冷了。继续做吧,需要大量的资金,不做吧又舍不得、放不下,毕竟苦手经营了十几年。”赵同宾说,自己也曾想过找朋友借款,但毕竟是杯水车薪,“贷款感觉压力太大,而且以前给我们的感觉,银行根本不会贷款给我们,或者就是费用吓死人”。
去年9月,被资金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赵同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中行宜宾分行。“说实话自己当时都在想,我们这种小企业会不会被中行瞧不起甚至被洗刷?后来再一想:管他的,救店要紧,碰碰运气吧。”
“我们去了后,他们很热情地接待,而且向我们介绍他们的贷款项目。第二天,他们中行的工作人员就到我们店里来了,非常详细地调查了解我们的经营状况和想法。再过了几天就打电话告诉我们,说中行愿意对我们提供信贷支持。”一个月之后,来自中行的第一笔200万元贷款划入了赵同宾的账户,赵同宾成为了中行宜宾分行在家居业的第一个客户。紧接着,第二笔200万元贷款在12月份的时候到账。“我们都没想到贷款会这样便捷,费用会这么低。”
中行“小微”信贷让这家曾经身陷困境的家居店再焕容光
去年12月,赵同宾用400万贷款扩充店面,并全部重新装修,赶在元旦节前将店面来了个改头换面大升级。“店面升级过后,生意明显好转。同样是‘3•15’,我们搞的促销活动,销售额比去年翻了好几番。”
赵同宾告诉记者,中行的贷款不仅是解了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帮助自己找回了经商的信心。“以前有个会看相的老师说过,我这一生里会遭遇几次危难,但每次都会遇到‘贵人’,中行就是我的第三个‘贵人’,真的非常感激中行。”
感动:四年风雨同相伴 发展关爱入心坎
在为期数天的采访中,除了感激我们还分享了一次感动,来自与中行合作近4年的一名客户:王兰。提起王兰这个名字,可能知晓者甚少,但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宜宾人或者是到过宜宾的人都是她的消费者。
王兰,宜宾民生饮料冷食品有限公司(民生冰品)总经理,民生冰品目前是宜宾最大的冷饮及海鲜水产冻品经营公司,旗下代理数十个知名品牌,宜宾各大商超卖场和零售市场都有她公司代理产品的身影。
1990年就开始涉足冷饮市场,从白手起家的一个小冰柜,发展到投资数千万打造川南区域性的特大型冷冻库,经过20余年生意场上爬摸滚打的王兰,说起中行和她之间的金融业务往来如数家珍。
王兰回想最初与中行接触时的想法,她说,以前在中行宜宾分行仅有部分结算业务往来,至于信贷资金方面的支持想都没想过。总觉得中国银行门槛很高,国有大型银行嘛,怎么会服务小型企业?2009年,中行宜宾分行的中小企业服务开始试点的时候,民生冰品成为了首批受益者。
王兰公司旗下的川南最大冻库已经动工,右下为其现有冰品配送站一角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从第一次到现在的资金支持,每一次都能让我们度过难关或者更上一层楼。而且,中行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还会帮助我们分析市场,很多时候他们的市场调查还会走在我们前头,他们是把客户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谈及中行对企业的支持,王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很多银行多次邀请我和他们合作,甚至还有托朋友来邀请的,但是我都谢绝了,我觉得有了中行这个合作伙伴就够了,我们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上,合作的非常愉快。”生意做大了,上门找合作的银行自然也多了起来,王兰说,中行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只要你的企业诚信可靠,他就会最大限度的支持你,这样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忠诚。
中行对小微企业的全方位支持,也让王兰感受深刻。“今年年初的时候,天气不是很好,冰品不容易卖出去。我还是把真实的情况和中行交流了,这要是换做其他银行,我肯定不敢说,说了别人就会担心贷款的安全了。但是中行不会,他们会站在理性的角度综合、全面的看问题。”
现在的王兰养成了一种习惯,每次路过中行中小企业中心门口,都会停下脚步进去和他们聊一会儿天,说说最近的生意情况,签了单子一同分享,生意遇到困难也倾述一番。王兰告诉记者:“和中行的工作人员在感情上是朋友,什么都可以说,自己有什么事也乐意和他们分享。但在生活和工作上,他们又很讲原则,公私分明。很多次为了感谢他们,想请他们吃顿饭,但他们从来没有答应过。他们总说为我们做的都是应该的,如果想要表达感谢,就把企业做好,按时还款支持他们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感谢了。”
谈话席间,王兰说起中行,频频竖起大拇指,每一个细节她都记得清清楚楚。“一直很想感谢中行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公司的今天,是他们伴我走过低谷走到现在,中行带给我的感动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持续:“与中小企业同发展、与地方经济共命运”
自2009年开始,三年多来,中国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新模式得到了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并获得诸多荣誉,社会影响逐步显现。与此同时,为适应四川中小微企业业务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驱动型”两个业务特点,中行四川省分行已专门培育了一支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近300人的中小微企业专业队伍。
中行宜宾分行中小企业中心正式成立至今虽不足两年,但该行始终秉承“与中小企业同发展、与地方经济共命运”的价值理念,持续探索规模化、批量化、集约化发展农村金融的创新模式。
与此同时,为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支持县域中小微企业发展,该行正加快县域分支机构与中银村镇银行的筹建。2012年初,中行宜宾珙县支行已开门营业,目前,中国银行在宜宾境内的首家中银村镇银行已获中国银行总行批准落户江安县,建设方案已初步确定。通过不断延伸服务机构与服务网络,该行将为县域中小微企业、工薪阶层和“三农”客户提供更加贴近、高效、专业和可靠的金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