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全球零售业增长回暖 但将面临数字化鸿沟挑战

2024.02.21 22:08中国零售业博览会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中国零售业博览会(CHINASHOP2019)新闻资讯频道可查看零售行业最新动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研究报告、展会最新进展等第一手资料。
       相对于前两年的低迷,全球零售业已经显现出增长回暖的积极信号,但是由于消费者的数字化行为和预期正飞速发展,全球零售商们正面临着满足消费者预期数字化能力的挑战。        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全球)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球零售力量:跨越新数字化鸿沟》报告显示,2014财年(包括2015年6月止财年)全球250强零售商实现总收入4.5万亿美元,增长4.3%,较2013财年的4.1%稳步上升,而每家零售商的平均规模超过179.1亿美元。        这对在2011年经历了收入下滑的零售业来说,德勤认为,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是,地区发展并不均衡,北美地区和非洲/中东地区零售业收入增长,而亚太地区、欧洲和拉美地区的零售业收入则有所下滑。        高成长的中国零售商        德勤按收入评选出全球250强零售商,并按地域、主要产品类别、电子商务活动及其他因素对零售商业绩进行连续多年的分析。报告显示,250强零售商的收入增长自2011年开始放缓,并一直延续至2013财年。

       受部分市场经济增速放缓、低通胀、油价下跌、美元走强等因素影响,德勤全球首席经济学家Ira Kalish博士发现,2014财年“不同地区零售商表现各异。对美国零售商而言,美元走强提升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同时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就业形势向好也对美国零售商大有益处”。        而在此期间,Ira Kalish博士注意到:“中国经济增速因出口疲软和投资规模减水而显著放缓。不过,尽管奢侈品行业面临衰退,但消费支出仍保持良好态势。”        “虽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在2014年上榜的250强中的14家中国零售商中,有8家跻身高成长50强,体现了政府政策对零售商的积极作用。”德勤中国消费品及零售行业主管合伙人龙永雄表示。        在龙永雄看来,中国政府施行了一系列政策,力图让消费需求取代出口和投资需求,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实现这一过渡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政府落实改革推动消费行业发展的力度。        报告显示,就盈利性而言,各地区表现不一,但总体走势下滑。报告显示,2014年250强零售商的复合净利润率为2.8%,而2013年时,该数字为3.4%。        数字化影响零售的三大趋势        数字化技术正对店内购物的产生重要影响,购买者对数字化需求与日俱增。消费者的数字化行为和预期正飞速发展,而零售商满足消费者预期的能力却相对落后,因此产生了“数字化鸿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全球零售250强中,中国企业仅占5%左右,但在全球电子商务零售商排名前50家的企业中,前15名中有3家中国企业,分别是京东、苏宁和唯品会,他们分别在全球零售250强中,排名58、57和246。

       在德勤看来,数字化技术在零售方面呈现出三大主要趋势主要表现为:        第一,数字化普及路径各异。虽然所有市场正逐渐普及数字化,但发展路径却不尽相同。一些新兴市场完全跳过了成熟市场之前所经历的应用阶段。        第二,一种数字化模式无法适合所有顾客。受年龄和收入等人口因素以及购买产品类型的影响,数字化行为呈现多样化。        第三,消费者期待更好的数字化工具。数字化工具和渠道可以帮助零售商扩展业务范围和增加收入,但零售商目前提供的数字化服务令顾客感到服务不周或不尽如人意。        德勤全球零售行业领导合伙人Vicky Eng表示:“消费者结合电子化进行店内购物的需求在不断发展,而目前零售商满足消费者预期的能力相对落后。一些零售商可能低估了数字化影响,而另一些零售商却懂得利用这一数字化鸿沟抓住商机。”        此外,龙永雄先生还表示:“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店内购物,中国消费者在做购买决定时都越来越精明。购买前,他们会在电脑、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上通过博客和在线群聊等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查询相关的信息和评论。因此,了解数字化技术(包括移动技术)的影响将有助于帮助公司跨越数字化鸿沟。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业务发展。”
全球零售业增长回暖 但将面临数字化鸿沟挑战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中国零售业博览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商文在线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中国零售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