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行为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全渠道多元化、碎片化的趋势,以及前置仓、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的兴起,超市行业未来该如何发展?
在CCFA新消费论坛——2022超市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作为主持人,与西亚和美总经理沈世泉、贵州合力董事长李德祥、福建冠业董事长林永强、湖北雅斯董事长杜晓宜围绕“超市转型路在何方”这一主题,对当前超市行业出现的热门现象,降本增效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尽管遭受疫情影响,这些区域零售企业或是通过主抓经营,成本管理,果断关闭亏损门店、或是寻找业务增量,打造商品力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利润、毛利方面的增长。
西亚和美总经理沈世泉表示,企业平时就要做好扎实准备。很多企业在没有疫情时就挣扎在生死线上,经受不起一点风浪。此外,不要盲目乐观,如果一家企业在房租高一点、工资高一点时就处于亏损的边缘,那么即使没有疫情,这样的企业也会遇到其它风险。
贵州合力董事长李德祥称,这三年确实考虑了企业的生死问题,但也看清了自己,这三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专注,专注才会专业。
福建冠业董事长林永强表示,创业二十多年,之前生意年年增长,认为是企业自身能力好,但经历最近两年的波折,他发现,企业的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生意增长有市场给予的机会。企业仍存在一些经营上的问题,还是要专注做好业务。
不过,即使大家面对的挑战和经营环境十分复杂,但这些专注、专业的企业依然在经营效果和数据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沈世泉介绍,到2022年10月份,西亚客流下降大约20%;销售下降10%;但是,西亚的利润取得了同比增长。过去,公司在管理和经营两端更重视管理,2022年则主要抓经营和销售,抓利润,不做促销。
冠超市遇到的情况和西亚相似。林永强介绍,由于疫情,冠超市的购物中心店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冠超市通过寻找增量业务,发力线上,重视团购和To B业务。在各种举措下,冠超市的销售毛利都有所提升。核心就是不做低效的促销,注重成本控制,将用人的数量、低效的门店等该节省的成本节省下来,并在能源岗位和组织架构上重新梳理。
在过去一年,贵州合力的销售、净利润皆有增长。李德祥介绍,2022年,合力销售同比增长8.7%,净利润增长17.8%。2021年以来,贵州合力更加强调专注和务实。例如在总部,白天在办公室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深入一线门店巡店。总体来看,合力主要围绕好产品、好陈列、好体验这三方面发力。
李德祥认为,商品在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之前,企业做其它事项都是无用功。因此,贵州合力在商品、价格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合力的商品价格相较于线上商品更便宜或与之持平;同时,合力加快了商品的引进速度,例如2022年,合力在常温商品上,引进新品超过3000支。在商品呈现上,合力围绕灯光、陈列方式、卖场环境进行调整,做了很多工作。
此外,合力的客户体验也在不断增强。李德祥表示,门店和顾客是邻居关系,合力要把方圆一公里的消费者做透,足够支撑门店。疫情期间,合力不少门店取得了不错的口碑,部分门店的销售额增长了30%-40%。
2022年,湖北雅斯有10家新开门店,门店规模增长25%,销售额同比增长12%,利润同比增长20%。湖北雅斯董事长杜晓宜发现,疫情中,企业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缺乏竞争力的门店倒下去,而仍在经营的门店则更受欢迎。湖北雅斯部分门店上升幅度在20%-30%,部分品类的增长最高达30%以上。
对于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沈世泉提醒,大家要警惕零售业本身的多元化现象。此外,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不要流于“金钱关系”,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不能只剩下价格。顾客认为西亚的商品好、服务好,而非仅是“便宜”。对于区域零售企业而言,如果达不到一定的量,相较于追求供应链,不如专心在企业内部做得更精致。
林永强则认为,企业经营策略要因人而异。例如,在下沉市场,大品牌的快消顾客有依赖性。但很多时候,企业是将自己认为的东西强加给消费者,这不是消费导向。朴朴会跟踪消费数据,从数据反馈中可知,部分企业认为的一线品牌,在其销售中并不是TOP商品。
雅斯成立至今,始终围绕着适应当地市场来发展,这是战术、细节、技术都需要不断完善和沉淀的事情。杜晓宜认为,除了大品牌商品,零售企业要思考怎样形成自己的价值和差异化。雅斯努力在差异、个性化上打造自己的特色。
对于当前行业较火的折扣店模式,林永强表示,冠超市正在准备开启折扣店模式,尝试做业务的梳理,进行细分和定场景。但做好折扣店并不容易,因为其新业态的逻辑、供应链和原有的业态不同。杜晓宜则认为,无论是会员店还是折扣店,很有可能都不是中国超市企业的最佳模式。
杜晓宜表示,在竞争中,核心还是企业的文化和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商品也很重要,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人的精神,人的信念和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