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佳节临近,月饼、茶叶等成为各大商超、电商平台的重点销售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了以月饼、茶叶为代表的食品及化妆品的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和包装空隙率的要求。各类食品销售企业应尽快对照标准开展自查,杜绝采购和销售过度包装的食品与化妆品,发现存在过度包装的应及时销售,并退回供应商按要求整改。
该强制性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和化妆品,根据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六部门近日印发的《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月饼消费旺季的到来,月饼和茶叶成为此次自查的重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结合标准要求,特此整理了一份过度包装自查手册,供各企业参考应用。
以下操作按照由外到内、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核验的环节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可直接将商品退回供应商整改,无需进行下一步操作。过度包装限制要求不适用于赠品或非卖品。
一、查验包装材料及内装物混放情况
标准中规定月饼和粽子的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
标准的2号修改单中增加了茶叶的包装也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这部分规定暂未实施,请企业留意。
包装内装有两种及两种以上食品或化妆品的商品为综合商品,须是同为食品或同为化妆品,例如茶叶和糖果属于综合商品,茶叶和茶具不属于综合商品,不能按照综合商品的要求计算包装空隙率。此外,标准的1号修改单规定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产品混装。
二、查验包装层数是否符合规定
粮食及其加工品、月饼及粽子的包装层数不应超过三层,其他商品(如茶叶)不应超过四层。
那么哪些包装计入包装层数,哪些包装不计入呢?
可计入包装层数的包装:完全包裹内装物的可物理拆分的包装计入包装层数,完全包裹指使包装物不致散出的包装方式,完全包裹不等于完全密封。
不计入包装层数的包装:
★ 没有完全包裹,内装物可以散出的包装,如敞口的手提袋、包装物的半托、以及纸箱、周转筐等运输包装。
★ 直接接触内装物的属于产品固有属性的材料层,如粽叶、天然或胶原蛋白肠衣、空心胶囊等。
★ 袋泡茶的内膜袋、生产工序中使用的与茶叶直接接触的包装滤纸或绵纸。
★ 紧贴销售包装外且厚度低于0.03mm的薄膜等。
对于同一包装中含有包装层数不同的商品,仅计算对包装层数有限量要求的商品的包装层数。应分别计算对包装层数有限量要求的商品的包装层数,并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三、快速计算包装成本
相比包装空隙率,包装成本计算更容易一些,但需掌握供应商的包装成本,必要时需查验供应商或生产企业的包装材料台账,获取包装成本。
标准规定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15%。
包装成本计算公式如下图,为包装成本与产品销售价格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四、计算包装空隙率
如以上三步判定均符合标准规定,商超或平台企业须进一步计算包装空隙率。
包装空隙率指包装内去除内装物占有的必要空间容积与包装总容积的比率。必要空间容积是为了保护商品在储运、陈列、保管等环节中不受到损坏,避免影响产品质量安全。
包装空隙率的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商品销售包装的体积
标准中规定了仪器法、手动法、排水法等计算方法的操作流程。对于销售包装规则的商品,可使用如下公式进行快速计算。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圆柱体体积=π*半径?*高
计算单位均为立方毫米(mm?)。
②计算内装物的体积
内装物体积以商品标注的净含量进行计算。1mL或1g内装物换算为1000 mm?计算。如净含量为6个180g的月饼,总的净含量为6*180=1080g,内装物体积为1080000 mm?。
如内装物为综合商品,应分别计算其体积,相加后得出总的内装物体积。
③计算商品的必要空间容积
公式:必要空间容积=内装物体积×商品必要空间系数。
月饼的商品必要空间系数为7,茶叶及其制品的商品必要空间系数为13。
④计算包装空隙率
公式:
⑤判定
根据标准中表1判定包装空隙率是否符合规定。需注意,标准中规定的是单件净含量的商品对应的空隙率,如4g*10包的茶叶,应对照1~5g产品的空隙率,即≤70%。
此外,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第2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正在公示和征求意见,进一步对茶叶的包装进行了限制,具体包括:
1)建议将茶叶包装层数由不应超过四层改为不应超过三层;
2)将包装成本由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改为销售价格在200元以上的茶叶,应将比例控制在15%以内;
3)包装材料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
4)茶叶商品总质量应不大于内装物茶叶质量的6 倍等要求。
因此,要求以月饼、茶叶为典型代表的食品、化妆品简化包装、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已成为国家的监管重点,在此呼吁商超、电商平台等企业在商品采购中增加商品包装验收内容,推进上游供应商控制包装成本,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减少华而不实的形式消费,提升品质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