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东|文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县域是零售业充分竞争的市场,以线上消费为特点的新型消费必然会分流线下传统实体消费的市场份额。县域传统零售企业基础设施设备陈旧、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能力弱的短板,以及企业面临实施数字化转型高昂的成本压力,严重制约了县域零售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进程。今年7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针对农村中小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依托已有平台资源,提升区域数字化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作为县域零售企业要抓住政策支持红利,将数字化转型重心先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一是抓住关键设施设备及技术低成本循序渐进推进。很多经营超过10年以上的县域综合超市、便利店等,照明、冷柜、冻库、空调、货架、收银等设施设备明显老化,更没有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消费体验和经济效益明显差于数字化迭代升级后的新店。由此,企业可以通过利旧、迭代、升级等低成本方法,采取先硬件后软件,先新店后老店的方式,循序渐进加大投入提升基础设施设备数智化水平。例如,门店更新收银自助购系统可提升银线坪效70%、自助购区检核人员减少50%、商品损耗率降低50%;应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库存可减少50%,准时交付率提高40%,库存周转率提高2倍;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冷藏冷冻系统等通过更新和加装智能感应设备,可综合节约能耗30%-40%。
二是抓住各项有利政策弥补资金不足的短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指出“针对新型消费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等问题,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进一步加大软硬件建设力度,加强新装备新设备生产应用,优化新型消费网络节点布局,加快补齐发展短板”。2021年,《“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作出“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专门部署。同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完善新型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支撑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同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强调支持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提升流通循环效率和消费承载力。同年5月,商务部等12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指出各地便民生活圈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同年12月,商务部等22部门发布《“十四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指出统筹推进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强调着力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
此类政策国家和地方都有包括资金、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专项支持政策,县域企业可据实通过政策研究,向对应的有关部门申请专项支持以加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三是研制适于加快县域商业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目录。加快县域商业新型基础设施设备建设需要一项精准施策的抓手。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结合《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等政策,研制《县域商业企业新型基础设施设备目录》。《目录》主要包括三类设施设备:一是适用于支撑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创新发展、弥补市场供给和服务不足、引领未来消费增长点的必要设施设备。二是适用于支持县域通过利旧、迭代、更新等方法对原有设施设备进行数智化、高效率和节能环保改造的关键设施设备。三是适用于提升基础设施设备智能化升级的软件系统。
《目录》出台既可以引导县域企业抓住关键基础设施设备主动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还可以引导促进县域商业发展、便民一刻钟商圈、环保节能减排、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等各方面的有利政策,向加快县域商业新型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