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准备
1. 预备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安静坐好,做好课前准备。

2. 拿出上课用的书簿、文具,等待老师上课。
二、上课
1. 上课铃响后,保持安静,等老师进入教室后,再开始朗读或发言。
2. 坐姿端正,不伏在桌子上或趴在桌子上。
3. 积极思考,发言先举手。
4. 认真专心致志地听课,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
5.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
6. 书写时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7. 遵守课堂纪律,服从老师管理。
三、下课
1. 下课时,老师宣布下课,要等到老师离开教室后才能离开教室。
2. 下课时要主动向老师道别。
3. 下课休息时不在教室里大喊大叫,做剧烈运动。
四、回答问题
1. 发言时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站起回答问题,发言时要站立端正,声音响亮。
2. 别人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讲,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如果对同学的回答有疑问的话,应该等同学回答完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补充。
3. 老师允许后再坐下。
五、师生交往
1. 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不要背后议论老师;不给老师取绰号;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
2. 不要给老师送礼,不要自作主张或与同学合伙给老师送礼;不要把商品上的包装纸随意扔给老师;不要把家长对老师的“好意”当成自己的“权利”。
3. 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好老师的每一堂课,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认真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在教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老师工作。
4. 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不要怕麻烦老师而向老师提问;不要提与上课无关的问题;不要在办公室里起哄、逗留、嬉闹等影响老师办公或休息的行为。
5.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注意听取老师的教诲,不无理顶撞老师或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持理解与包容的态度;要敢于和善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6. 与老师交往时应注意的其他礼仪:进出办公室时要礼让;进办公室要敲门示意;不要在办公室里乱翻老师的物品;不要在办公室里大声喧哗或打闹等。
7. 与老师交往还要注意仪表大方、举止得体、彬彬有礼等细节问题。
以上就是课堂礼仪的一些内容,这些礼仪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还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我们的素质和修养,我们应该认真遵守这些礼仪,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