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补货小时工是比优特实现降本增效的最新且最有力举措之一,一把手工程。
撰文 | 赖章平 编辑 | 闫建武
字数:3232;阅读时间:12分钟
“在我们零售业,人工成本是最高的,之前一个店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8%-9%,即使现在通过一些举措降低了,也还在6%-7%,远大于其它费用支出占比,如房租整体在2%左右。”比优特超市营运副总监邵巍说。
人工成本居高难下,但它有一个特点,不同于房租、水电、设施设备等变动幅度极小的其它门店支出,人工成本有着相当大的弹性空间,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方式方法以及改进绩效考核等方式实现一定程度的减员提效。
其中,推行补货小时工是比优特实现降本增效的最新且最有力举措之一。
龙商网&超市周刊了解到,补货小时工是比优特今年由其董事长孟繁中提出、全集团从上至下配合落实的年度重点降本提效项目,属于一把手工程。起初是从杂百品类开始推行、初见成效,近期延伸到生鲜各个课别,正逐步推广中。
比优特超市营运副总监邵巍表示,自推行杂百补货小时工以来,在不影响门店销售、顾客体验情况下,杂百各课别员工减少了40%以上;生鲜补货小时工推进时间不久,尚未统计整体数据,但从个别门店的表现看,也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比如,自实行补货小时工后,卖场面积4200多平米的铁西店正式员工数减少了将近1/3,杂百员工数量也降了65%以上。
减员能提效,背后主要是工作流程优化、业绩考核驱动。杂百小时工实际与比优特另一项降本增效举措“日日配”相关,门店杂百去库存、践行日日配倒逼补货时间集中,引入专门补货的小时工较正式员工更经济适配,这是工作流程上的改变;绩效考核上,遵循多劳多得原则,补货小时工按周转箱个数计酬,员工积极主动性提升。
在日日配模式基本走通后,其间涉及到的补货小时工由杂百品类延伸至生鲜,范围进一步扩大。
从目前而言,杂百补货小时工已运作成熟,70多家比优特门店(主力店型面积4000-6000平米)都已经在推行,而生鲜补货小时工是基于杂百补货小时工的延展,正在推进。“我们也是在不断尝试,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成功了就进一步推广落地,风险有,但也要去多试试。”邵巍进一步说道。
实际上,零售业运用小时工已经非常普遍,一是为了缓解人手不足的压力,如早上开门营业前的粗加工、上货和几个经营高峰时段的补理货等;二是成本考量,从投入产出比看,小时工较正式员工投入更低,同时工作时间紧凑、效率更高。
但比优特小时工与业内惯常的小时工有所不同,首先工作内容单一、专注补货,很明确,而传统意义上的小时工工作内容繁杂、多样,“哪需要去哪里”;再者,比优特小时工是按件计薪酬,以绩效为导向,常规意义上的小时工是按小时计费,两者薪酬计算维度不一样,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会有区别。
龙商网&超市周刊认为,比优特之所以如此规划小时工,一是基于杂百品类日日配的模式,实现了补货的高效集中,相对固定时段需要投入专职补货员,而小时工比正式员工更灵活、经济;二是更公正、公平,按件计酬和按小时计薪,很明显小时工衡量的颗粒度更细、以结果论,更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其实这种转变的核心是更加细化的管理能力,计件工资更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操作目的,减少损耗、提升效率。所有计件管理的背后都有相应的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
这相当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是建立在对管理的深入理解层面的探索、创新。
门店层面,比优特星摩尔店、铁西店两家4000多平米的卖场,一共投入8个补货小时工,杂百、生鲜各4个。同等经营面积、销售体量的卖场小时工配置基本相同、差别不大。
两类补货小时工工作时长相同,一律4小时,不过具体到店上班时间存在差别。
杂百小时工到岗时间与其商品配送到店时间紧密相关,通常在配送中心车辆到店、商品卸车到门店收货区后,小时工才开始上班。比如,早上配送中心车辆到店,隔半小时卸完货后,小时工开始上架商品;相对而言,生鲜小时工工作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门店高峰时段上班,像早晚高峰各投入约2个小时工补货。
在配送环节,配送中心根据门店订单分拣的商品集中放置在周转箱里,然后补货小时工从周转箱里一一取货陈列到货架排面上。所以,门店考核补货小时工是以周转箱个数计。“我们店小时工好几个都是宝妈,最快一个宝妈4小时能补货就能挣150元左右,很不错的额外收入了。”比优特铁西店店长李佳胜举例说。
但为确保能成功落地推行,初期试运行时,比优特推出了保底方案。
方案规定,如果小时工初期补货速度较慢、绩效低,比优特便按国家法律法规给付小时工保底报酬。比优特会依据国家相关规定,遵循多劳多得,以基本工资和业绩工资“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
邵巍表示,一个新项目的落地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细节很重要、往往决定成败。尤其是门店执行层面,一定要考虑到各个环节执行起来可能存在的难度,然后要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像保底方案,这是基于小时工刚开始业务不熟练情况下可能出现付出与收入严重不匹配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没有保底,就很有可能出现小时工因报酬过少,导致最终难以推行下去。”
任务分发机制上,与小时工个人补货效率相挂钩,补得快自然系统派发件数比较多、补得慢就比较少,补完后系统会自动核算绩效。整个闭环由系统驱动,不以人为导向。
一般一个周转箱需要耗时多久?
“不太好说,就跟猜盲盒一样,如果是分配到一箱五连包的方便面,可能5分钟就能补完,而如果分发到一箱的小料如炖鸡料,那就可能需要补1个多小时。到货商品不一样,只能分到什么补什么,小时工是没有选择权的,这才能确保整个机制的公平。”比优特星摩尔店店长王欢欢告诉龙商网&超市周刊。
除小时工外,为提高工作效率,比优特对门店的其它岗位考核也做了调整。比如,生鲜区员工价值评估分数(福利评判体系)与其补货量相关联以及收银员绩效按单数、金额计等,整体业绩考核变得更具体明确、更具操作性,凸显公平。
据李佳胜介绍,生鲜区员工每个月只有达到一定的补货量(吨数)才能拿到价值评估的高分数(相当于600元)。流程上,员工每天都要在系统上提交补货数量,由店长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即计入,最终统计月度总量。“补货量实际也是销售量,销售完了才能补回去。我经常会抽查,如果今天补货量和卖出去的量差不多,那基本没问题,但卖得特别少,补货量还大,这就有问题,可能报损了。”
完成度方面,以铁西店为例,大概80%以上的生鲜区员工能达到既定目标吨数,仅有少数达不到。一位业内人士评价称,这种方式是非常可取的,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积极性、防止偷懒,提升人效。
根据收银员岗位特点,比优特对收银员进行两方面的考核:一是工作时间内收银单数,二是收银金额大小,两个维度构成收银员绩效。改了考核标准后,当前比优特门店像星摩尔店、铁西店等,收银员每月到手薪资在4000元左右,春节期间会更高,普遍高于考核未变之前和当地同行同期工资标准。
分拆来看,除试用期收银员施行固定工资外,正式收银员均施行完全绩效。“收得多挣得也就多,我们更多希望是以绩效进行驱动,弱化基本工资,这样员工更有动力做好工作,也是一种优胜劣汰,业绩更好、挣得多的员工自然留了下来,反之业绩不好的员工自动淘汰。”邵巍表示。
另外,通过优化闭店收银点钱流程,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以前,比优特与行业其它企业做法一样,每天门店闭店下班前收银课长要与收银员逐一核对收银钱数,往往时间会拖到比较晚,尤其碰到年节甚至需要到晚上10点多;现在,比优特专门为每位收银员工设立一个小柜子,收银员闭店下班只需将钱款放入相应柜子内即可,无需再等着课长核对。第二天课长自行开柜核对,有问题再找对应收银员,为彼此都省去了不少时间。
比优特推行降本增效至今,除日日配、补货小时工等一把手工程外,还有很多员工智慧。比如,在不影响顾客使用体验情况下,收银小票宽度也做了调整,变窄一些,一卷小票的成本就降低了20%;包材盒由此前的形式多样化优化为固定几种,减少因频繁更新产生的不必要浪费……
只要留心,处处能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