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零售业绩保卫战。本期开始,我们陆续推出今年以来实现逆势增长的榜样企业,本期4家超市为河北惠友,贵州合力,青海一家亲,北京耀幸福。
疫情还在持续,一些零售企业在积极保供的实战中,优化了流程、提升了效率,同时实现了逆势增长。
就今年以来的经营表现,日前龙商网&超市周刊采访了河北惠友、贵州合力、青海一家亲、北京耀幸福几家区域零售企业,1-3月业绩同比增幅在3%-15%,其中蔬菜增幅达到30%-40%。由于各家企业基数不同,具体看,河北惠友超市同比增13%、贵州合力超市增3%,青海一家亲提升10%,北京耀幸福达15%。
为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以河北保定市区及下辖市县为核心市场、多业态发展的惠友超市,从组织架构到门店运营都做了系列规划调整,强化采购、品类经营能力,突出商品性价比。
贵州合力超市在供应链、商品端以及线上渠道等各方面都做了布局提升,同时着力推进高性价比商品,坚持线上比价、合理定价,让利于消费者。近段时间,青海一家亲对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考核机制等做了重新梳理与完善,将门店优秀管理者提拔到总部,还计划提高员工每年薪资涨幅以及细化考核标准,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在北京市房山区域布局的耀幸福超市,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增长得益于三方面:一是对生鲜品类的深挖,追求产地直采,低价销售;二是采取分级销售方式,迎合不同人群喜好;三是食百定价不虚高,比价线上,合理定价。
4家企业一致认为,零售行业发展还有空间、大有可为,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不断提升企业经营能力与市场适应力;同时对拓店持谨慎态度,现阶段重要的是稳住业绩、活下去,保证现金流充裕,不盲目扩张。
01
同比增长3%-15%
河北惠友超市目前有52家门店,业态有大卖场、综合超市、社区店三种。整体看,今年一季度超市板块业务同比增长13%,来客数增加10%,平均客单增长2-3元,毛利率则下降了1.8%左右。
河北惠友集团董事长张健告诉龙商网&超市周刊,当前惠友旗下门店蔬菜、水果、肉禽、杂粮、蛋品等大生鲜品类销售基本处于持续增长中,尤其蔬菜、杂粮、肉禽、蛋品增长明显。蔬菜整体增幅达27%-28%,其中小分类叶菜增长比例更是超过30%;散杂粮,比如绿豆增长达58%;肉禽增长也超过20%,猪肉综合毛利率翻倍;鸡蛋增50%-60%左右;水果也有7-8个点的增长。
“比如猪肉,原来我们日均销售100头猪,现在日销200头以上,毛利率之前8-9个点,现在能达17%-18%。”张健表示,现阶段重点要做好基本生活品尤其生鲜品类的足量供应,同时匹配尽可能低的售价,提升门店销售与到店率。
重点布局贵州地区的合力超市,一季度取得销售同比增长3%的同时,毛利额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4%;客流仍在下降,但降幅有所回落。
青海一家亲,今年1-3月旗下7家店整体销售合计2.5亿元,平均单店业绩同比增长10%以上,运营成熟门店增长10%,处于培育期、新开不久的门店增幅达20%左右。比如,开业10年的老店开元店同比增长10%,开业3年左右的12000平米城南店增长达20%。
还有一家去年年底新开的14000平米海湖店,销售也十分喜人,一季度销售取得6000万元的佳绩,平均每月2000万,日均达70-80万元。今年1月开业的大通店,同比增幅也在两位数以上。
北京耀幸福超市,今年一季度整体较去年增15%左右,生鲜品类同比增长,而食百呈下降趋势。蔬菜增长最明显,增幅近40%,水果则降了20%左右,其他品类基本持平。
“这也反映了当下消费特点,水果可吃可不吃,蔬菜是必需的,而且现在人们在家做饭的频率更高,食材销量也就上去了。”北京耀幸福超市董事长王扬分析认为。
02
强化生鲜,优化人力
耀幸福一季度取得的不错表现,王扬归结为内外两大因素,外因驱动,内因起主要作用。
疫情大环境下,各行业难免不受影响,上述蔬菜、水果不同的销售表现正是疫情影响零售业的一个表现,另外经营不规范市场的关门歇业,也给超市带来部分客流,来客数增加。
内因上,耀幸福在生鲜产地直采、分级销售以及食百定价上下了功夫。据王扬介绍,目前耀幸福旗下2家直营店、1家加盟店的蔬果大类,相当一部分实现产地直采,即在房山周边菜地、果园采购,如有机草莓、有机西红柿等,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直采比例约占20%。
运营方面,将商品分级,由此满足年轻品质客群、老年人不同的需求。以刚配送到店、按筐装的西红柿为例,最上面两层品质最好的西红柿选出来做精包装,加价35%左右,追求高毛利;中间两层加价20%销售,正常毛利;最下面两层按接近或低于成本价促销,照顾早市的顾客。
王扬表示,当前做好食品百货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比照线上定价,合理定价,不贪高。“以往认为非食毛利要做高些,现在合理就好,能卖出去才叫‘高’,卖不出去定得再高也白费,一定要尊重顾客。”
河北惠友的业绩表现,同样得益于系列推行的精细化运营与管理,强化采购、门店生鲜及加工,弱化后勤行政部门。张健表示,目前采购部门人员由原先的70多人增加到现在约120人,相应品类总监也由3人增至6人,分管6大品类,同时门店生鲜部、加工部持续加人,而门店后勤部门在减人,目前已减掉300人左右。
采购板块,生鲜、食杂两大品类各细分出2个、1个板块,百货保持不变。之前生鲜单划1个部组,现在调整为3个,一个是加工部组,涵盖主食、熟食和烘焙,再有是基础生鲜品,蔬菜、水果以及海鲜,最后是肉类、禽类、牛羊肉在一个部组;食杂分成两个部组,分别是大日配包括酒饮、调料粮油包装食品等。
此外,惠友整合了供应链,与厂家合作或与供应商谈判,以此降低进价,让顾客获得实惠。具体表现在运营上,惠友推出天天平价大单品,集合了500多支单品做超低毛利,蔬果比同区域同行售价低10%-20%、散杂粮如绿豆单斤售价较此前低1-2元、仅4.7元,蛋类中品牌盒装蛋只比普通鸡蛋售价高1元;还推出了特惠星期二,效果明显,门店同比增长平均在50%以上,有的门店更是取得翻倍增长。
服务上,惠友推出“不满意就退货”,任何商品、同城异店,只要消费者拿回门店退,惠友就一律短时间内完成退货手续,且向消费者道歉,顾客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03
激励调整,做深做透
提升员工薪资、优化考核机制与加强总部建设,以及立足青海西宁十载积累的顾客信赖与认可,是青海一家亲一季度业绩增长的内因。
1-3月,一家亲计划基层员工到管理层每年薪资提升在500-2000元之间,管理层更高,基层员工最低也在500元及以上。调整后,一家亲基层员工比如收银员、理货员,依据其工作年限,最高薪资4000元,最低也在3000-3500元,在西北地区城市属实不低。
绩效考核方面,一家亲主要围绕从门店到部组创收下功夫,细化了考核机制,按销售、利润两大标准考核员工,门店增收同时员工提成也增加,无形中提高了员工积极性。“之前我们也直接涨过工资,但感觉积极性还是提不起来,只有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是为自己而干,积极性才会提上去。”一家亲董事长贾建全告诉龙商网&超市周刊。
为进一步发展,一家亲强化总部团队建设,着力将现有7家门店中表现优秀、经验丰富的主管提拔到总部,集中在采购、运营等业务部门,门店人员也相应优化,给各层级员工提供了足够的上升空间。
贵州合力超市董事长李德祥表示,业绩上升主要基于6点原因:一是提升供应链效率;二是引进差异化商品,提升商品核心竞争力;三是提高商品性价比,坚持线上线下比价;四是大力培养战略合作伙伴;五是实现自动补货,优化库存结构;六是做好线上线下的融合互通。
张健明确表示,生鲜一直是惠友重点发力的品类,尤其加工板块会持续推进、加深,加工厂统一配送+现场自制,丰富生鲜加工品类,提升门店吸引力。
贾建全也主张强化生鲜,做深、做透、做全,比如面点、熟食深加工板块,尤其要把品类做全,不仅要有中央厨房生产的商品,也要引进当地特色商户,满足顾客多层次需求,“一家亲在中央厨房方面已有布局,以租赁形式运营,预计明年即可投用,满足一家亲2-3年内发展需求”。
目前一家亲门店生鲜占比平均达50%,贾建全理想中的占比是不低于60%,加工板块在20%左右;惠友现阶段生鲜占比在41%-42%,小些的门店更高,达50%,将来设想平均要达到50%及以上。
尽管当前行业处于下行期,但上述企业依然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先把自身业务做好做强。
张健表示要量力而行,现金流为王,开店更谨慎,合适、质量高、自建的开,不合适、质量不高包括租赁条件不好的不开;李德祥认为,其实每家企业都有很深的潜力可挖,行业大环境不景气时,企业更要学会向内要效益;贾建全表示,当前更要稳着走,不求规模、专注做好现有门店,对其进行整改、完善,提高单店效益;王扬认为,以变应变,做好本分工作,适应市场、适应疫情带来的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