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Z世代(一般是指1996-2010年出生的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是下个十年里我国的主力消费人群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全球化、城镇化等时代浪潮在中国叠加,让我国Z世代拥有与以往世代相比大不相同的成长环境,进而形成了有其自身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就消费而言,他们从小拥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很早就开始享受消费生活,是天然的消费者,有望引领全社会的消费趋势。他们的消费行为全面线上化,乐于为创新买单,热衷体验消费,追求极致便利,偏好国货国潮,圈层消费活跃。展望未来,消费领域的创新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消费便利化的趋势将持续强化;注重消费体验、发展体验经济将成为各界共识;应当加强本土品牌培育,持续提升国货品质;鼓励发掘消费新品类,支持消费新业态发展。
目录
一、我国Z世代的人口特征
二、认识Z世代的成长环境
三、Z世代引领的消费新趋势
四、几点启发和建议
报告正文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持续改变,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已逐步成长起来。从全球范围来看,Z世代一般指1990年代中后期到2010年代早期之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是全球有史以来人口最多的一代人,2020年人口为18.5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23.7%[1]。展望未来,Z世代将成为推动各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我国Z世代的人口学特征、成长环境和消费特点进行初步分析,希望为迎接未来的消费浪潮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于如何界定我国Z世代的出生年份,目前各界仍有较多争议。本文参考全球较为通行的定义,将我国的Z世代定义为1996-2010年出生的人口[2],目前其年龄为11-26岁。
(一)人口总量大,多数人仍处于学生阶段
图2 1996-2010年间我国大陆地区历年出生人数(万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大多出生于低线城市或农村,大量集中在下沉市场
从地区分布看,大多数Z世代出生于低线城市或农村,主要源于农村人口基数更大[3]、人口出生率较高等因素。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见图3),不少Z世代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家庭由农村迁移至城市。但目前仍有大量Z世代集中在下沉市场。根据青山资本的研究,Z世代中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之比约为4:6。在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Z世代人口显著少于其他世代;而在西南、西北等地区,Z世代的人口占比显著更高[4]。他们是中低线城市的“年轻购物达人”,也是“小镇青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下沉市场消费发展的重要力量。
Z世代是我国全年龄段男女比例失衡最严重的群体。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我国Z世代的男女性别比达到117.9。20世纪80年代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高并持续上升[6],从1982年的108.5上升到2005年的最高值118.6。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出生人口性别比又开始逐渐下降,2017年已降至111.9(见图4)。于是,1996-2010年成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最大的一个时期。Z世代的性别比例失衡将使得未来婚姻市场上男性过剩的现象更加严重,形成较大规模的单身群体,成为降低生育率、促进家庭规模小型化的重要因素。
二、认识Z世代的成长环境
心理学认为,童年和青春期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对人的认知模式会产生固有、稳定的影响。改革开放四十年多来,我国社会面貌持续换新,不同年代出生的人面对的成长环境大不相同。Z世代之所以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质和消费偏好,与其全新的成长环境及相关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一)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与互联网发展无缝对接
提到Z世代的成长环境,就绕不开“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他们从一出生就和我国网络时代的发展无缝对接(见图5)。
最早一批Z世代出生于1996年。当他们度过婴幼儿期,形成有认知的完整记忆时,以门户资讯为主要内容的PC互联网产业开始发展。当他们步入中小学产生交友、社交需求时,QQ成为他们喜爱的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和娱乐平台。随后兴起的网络文学、视频、游戏则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休闲娱乐体验。当他们走向成年时,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深刻影响购物、出行、支付、传媒、本地生活服务等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说上一代人通过调整已有的生活方式适应互联网时代,那么Z世代天然就习惯这种生活。他们不再“上网”,而是“活在网上”。
随着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快速提升,许多Z世代在成长过程中随父母从农村迁移至城市。与此同时,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快速提升(见图6),使得Z世代从小就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切身地感受到家庭生活质量的积极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其中“90后”数据来自2005年调查结果,“00后”数据来自2015年调查结果
许多Z世代是独生子女。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他们获得了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和更慷慨的经济支持,从小有更高的自由度享受消费生活。调查数据显示,和“90 后”相比,“00 后”拥有零花钱的比例更高,零花钱数额也更大(见表1)。不仅如此,Z世代从小就广泛参与或影响了各类家庭消费决策(见图7)。从小生活在消费社会中,Z世代成为有钱花、会花钱,善于享受消费生活的一代人,是天然的消费者。
图9 我国普通高校毛入学率与本科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
(四)在全球化世界中成长,见证了我国综合实力的跃升
Z世代从小生活在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中国,具备较为开阔的全球视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时代中成长使得Z世代从小就对国际事务有更多感知。此外,互联网带来的资讯大发展和内容大爆发也让他们从小就得到了更多关于世界各国的知识。部分大城市中的Z世代甚至从小就有国外旅行或留学经历,对全球多元文化有更多亲身的体会。更高的受教育程度和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也为他们与全球各国的同龄人建立理解、有效沟通打下了基础。
展望未来,Z世代将是下个十年消费市场增长的关键[8]。只有捕捉下一世代主力消费人群的变化,才能准确理解未来消费社会的走向。目前,Z世代已经表现出许多鲜明的消费特点。结合对于他们成长经历及相关社会背景的分析,Z世代的部分消费倾向将保持稳定,今后有可能会引领全社会的消费趋势。
(一)消费全面线上化
从购物渠道看,尽管Z世代也常逛实体门店,但实际下单更多是在线上。调研显示,我国一半的“05后”将线上作为首选购物渠道,另有三成则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购物[13]。Z世代也是数字影音、网络社交、娱乐游戏等纯线上消费的主力消费人群之一。Z世代乐于在线上分享消费体验,形成“电商晒单评价、主动分享、社交网络分享”的行为链。他们贡献了大量的网络评论。北师大调研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95后”Z世代消费者在收到网购商品后会晒出或者评论商品,有36%的人愿意向朋友分享线上商品和店铺,这比以往代际人群高出10个百分点[14]。
(二)为创新而买单
面对科技日新月异、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Z世代对未来科技进步速度的预期比以往世代更高。他们很小就开始关注了解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技术。他们倾向于将创新视为理所应当,对科技的价值有着更高的认可。戴尔科技集团对全球12000多名Z世代的调查显示,中国82%的Z世代渴望尽可能快地使用尖端科技。具体到消费领域,他们喜欢尝鲜,积极地拥抱各类科技产品,更愿意为创新买单。例如,购买汽车时,他们比之前的世代明显更多地关注造型和设计的创新,认为车辆应该是一个具有“科技感”的智能空间[15]。他们也是无人机、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家电、高端数码产品等智能科技产品的重点潜在消费人群。
(三)热衷体验消费
在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等因素的推动下,人们的消费需求不仅仅在于拥有物品、获得服务,更多地转变为追求特定的体验,感受生活的多样性。例如,富裕人群会更多地听音乐会、看话剧、去高级餐厅用餐、出国领略异国风情,这其中的大部分支出本质是在购买体验。越来越多年轻的Z世代拥有这种消费观念,他们追求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愿意为获得“不同的体验”而买单。
近年来,密室逃脱、剧本杀、狼人杀等推理体验类活动大受追捧,VR体验、轻极限运动体验馆等项目快速兴起,都离不开Z世代消费者的推动。美团数据显示,Z世代消费者对剧本杀、密室逃脱、VR体验等的倾向性显著超过全年龄段用户的平均水平,也明显强于26-30岁、30-40岁等主力消费人群(见图11)。尽管Z世代的整体收入水平还不高,他们却贡献了上述三类体验消费总消费金额的三分之一[16]。在他们的整体消费支出中,体验消费显然占据着更大的比重,或者说,体验式消费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满足感。Z世代已经成为重视体验多于拥有物品的一代人。
图12 不同年龄群体对各类便利消费的倾向性
资料来源:美团数据
与以往世代相比,我国Z世代在全新的时代中成长,形成了崭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偏好。他们的成长将带来主力消费人群的世代更迭,最终将引起消费社会的广泛变迁。要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消费浪潮,深入理解Z世代已成为重要的一课。基于上述对Z世代的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几点启发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世界人口展望2019》.2019年6月. (chyxx.com)
[2]麦肯锡.《中国消费者报告2021——洞悉中国消费者:全球增长引擎》.2020年11月
[3]1996-2010年期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由29.04%增至49.95%,意味着一半以上的人口为农村人口。
[4]青山资本.《青山资本2021年中消费报告—Z世代定义与特征》.2021年7月.
[5]资料来源包括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分别于1985年、1993年、2002年和2012年发布);1987年、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别于1988年、1997年、2007年和2016年发布);《中国妇女儿童状况统计资料》,2018年(2016-2017年数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整理。
[6]在没有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区间应为103到107(以女婴为100)。
[7]张旭东,孙宏艳,赵霞.从“90后”到“00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 2017(02):98-107.
[8]华兴资本.《中国创新经济报告2021》.2021年5月.
[9]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2021年7月.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1年2月.
[11]QuestMobile.《2020“Z世代”洞察报告》.2021年1月.
[12]麦肯锡.《中国消费者报告2021——洞悉中国消费者:全球增长引擎》.2020年11月.
[13]头豹研究院.《2021年05后消费圈层研究报告》.2021年8月.
[14]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0新青年新国货消费趋势报告》.2020年6月.
[15]益普索,哔哩哔哩.《Z世代汽车观洞察报告2021》.2021年9月.
[16]基于美团平台2021年上半年消费数据计算,这里的Z世代仅考虑18-25岁的用户。
[17]TGI(Target Group Index,即目标群体指数)一般用于反映某一人群与整体人群对特定事物倾向性方面的差异。TGI=[目标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总体群体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标准数100,TGI指数高于100代表该人群中具有某类特征的比例高于整体平均水平。例如,如果Z世代对密室逃脱的TGI为200,可理解为Z世代用户中常玩密室逃脱的人数占比是全体用户平均水平的两倍。图中数据基于2021年上半年美团全部用户的消费数据计算。
[18]埃森哲.《全球95后消费者调研中国洞察》.2017年12月.
[19]基于2021年上半年美团外卖各年龄段的用户数和订单量计算
[20]便利蜂.《“Z世代”热餐调研报告》.2020年11月.
[21]“二次元”来源于日语,即“二维”。日本早期的动画、漫画、游戏都是以二维图像构成,通过这些载体创造的虚拟世界被动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
[22]模玩可以理解为模型、玩具的简称,例如乐高、高达、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以玩具性质为主的模型;手办泛指各种人形玩偶,狭义上指以陶瓷,粘土、树脂等材料为主的手工雕塑艺术品。艾媒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2021年潮流玩具市场规模将以30.4%的增速增至384.3亿元。
[23] 腾讯.《00后来袭—腾讯00后研究报告》.
[24]参见“美团研究院.《世代更迭视角下日本消费社会变迁的经验与启示》.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