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伊利股份交出史上最优三季报“成绩单”:营收首次突破850亿大关,净利首次接近80亿大关,强悍的增长持续强化稳固着伊利股份的综合实力和行业地位,也让其距离年初定下的1070亿营收目标咫尺之遥。
不仅是伊利,蒙牛、华彬、农夫、海天等一众百亿大佬们在年初也曾纷纷立下“军令状”,为企业制定了2021经营目标,以此鼓舞士气,让企业实现进阶发展。
今日,通过统计2020年营收超百亿的食企数据,并总结其最新经营情况和企业动态,一起来看看这些百亿大佬们的经营目标完成进度如何?谁又能率先完成年度目标?
(注:康师傅、统一企业中国、达利食品、娃哈哈等多家食企2020年营收也在百亿以上,但并未公布2021年具体经营目标,因此不做统计。)
1
伊利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50.07亿元,同比增长约15.23%,实现净利79.67亿元,同比增长31.82%,两项指标距离其预设的年度目标分别相差220亿和13.33亿,延续这一高增态势,实现全年目标指日可待。
目前,伊利液态奶、冷饮等业务继续保持着绝对的市场领导地位。金典有机奶、安慕希、畅轻都以市占率的绝对优势稳居细分领域第一品牌。此外,金领冠也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增速第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奶酪业务零售端整体同比增长180%。10月27日伊利股份还入股澳优乳业并成为第一大股东,澳优具备颇为稀缺的保健品“蓝帽子”资质,这与伊利未来在健康食品领域的拓展和布局有着明显的协同作用。
2
由于蒙牛乳业并未公布其三季报,因此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蒙牛收入达459亿元,同比增长22.3%,利润达29.5亿元,这是其五年来“最好”、超预期的高增长业绩。具体来看,常温液奶实现近五年最快增速,纯牛奶也实现快速增长,特仑苏增长近40%;鲜奶以高于行业近3倍的增速,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同时,集团已于7月为部分液体奶产品加价,以抵销成本上涨,集团预期全年利润率也将较2019年疫情前水平提升。
此外,今年以来,蒙牛不但实现国产酸奶首次出口美国,而且成功收购东南亚冰淇淋领先品牌艾雪(Aice),加速拓展全球市场。目前,蒙牛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3
日前,双汇发展公告称,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为510.4亿元,同比下降8.46%;净利为34.53亿元,同比下降30.08%。
随着业绩一起下跌的还有双汇发展的股价,已经较今年年初下跌超三成,管理层“父子斗争”、猪肉价格下跌等也是股价下跌的重要因素。8月12日晚间,双汇发展母公司万洲国际公告称:万隆辞任行政总裁。然而,继任者仍然不是其长子万洪建,而是执行董事郭丽军。此外,万隆次子万宏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这意味着,万宏伟成为“接班人”已昭然若揭。
4
据光明乳业三季报显示,实现营收220.57亿元,实现净利4.45亿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81%及67%。
今年以来,光明乳业加快全国化扩张的步伐,3月光明乳业将募资19.3亿元,用于在安徽、宁夏、黑龙江三省开工建设规模牧场及补充流动资金。10月光明乳业拟以6.12亿元收购青海小西牛公司6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有利于完善光明乳业在西部的奶源、产能、市场布局,有利于提升其优质奶源自给能力。同时,青海小西牛可以助力光明乳业打开西部市场,是其全国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5
根据2021年上半年公布的数据,华彬快消品整体实现销售额完成134.4亿元,达成全年任务目标的53.3%,由此推算全年的销售额约为254亿,整体实现5%的增长。其中,中国红牛卖了127.3亿元,目前全年目标正在稳步推进中。
今年9月,继湖北、北京、广东三大生产基地后,红牛江苏生产基地第100亿罐产品也风光下线。截至目前,中国红牛4大生产基地已全部实现100亿罐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标。此外,战马将于今年下半年也推出了多口味、新包装果味系列产品,这些新品率先在电商平台试水。
6
年初今麦郎正式启动上市计划。在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看来,上市更利于资源整合,今麦郎要打造大营销平台,助力企业实现千亿收入。如今,今麦郎面品、饮品连续超过10个季度增长行业第一,大单品凉白开销售额更是已超过20亿,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也透露,“未来10年,凉白开是奔着100亿的超级单品去的。”
今年8月今麦郎河源面品项目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而河源饮品项目正全力推进建设中,预计于今年底试产。此外,据全国工商联发布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正式发布,今麦郎以240.43上榜,位居民营企业483位。
7
10月29日上海梅林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4.14亿元,同比下降8.09%。实现净利润3056万元,同比下降19.37%,营收、净利双双下滑。而其将2021年营收目标设定为230亿元,相比2021年238.67亿元的营收下滑3%,也是所统计企业中唯一一家下调目标的企业。
8
在经历去年的微跌之后,农夫山泉的业绩在今年回暖明显,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实现151.75亿元和40.13亿元,获得超三成和四成的高增长,业绩逐步打破“增长天花板”。按照其所提出的销售收入同比上升15%~20%,农夫山泉2021年的销售目标约为263亿-275亿元,显然这一目标上半年早已完成过半,下半年由于有较多旺销节点,想必完成全年增长目标对农夫山泉来说不在话下。
9
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收为179.94亿元,净利润为47.08亿元,虽然两项指标都取得了一定增长,但对于“尖子生”海天味业来说这并不算一个优秀的表现。以其规划的营收目标264.4亿元,利润目标75.6亿元来看,截至前三季度的完成率分别为68%和62%,若想实现全年目标,海天味业在第四季度显然不能松懈。
海天味业增速下滑的背后,多受困于营业成本增加。因此,10月12日其率先发布提价公告,将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7%不等,新价格执行于2021年10月25日开始实施。
10
截至第三季度,中粮糖业已实现营收180.31亿元,同比增长26.02%,净利7.51亿元,同比下降0.83%,可见增收不增利是当前多数调味品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中粮糖业年初为自己设定了营收215亿元,利润总额8.50亿元,虽然相比上一年增幅不大,但目前的完成情况较好,完成率均超80%。
11
由于中国飞鹤并未公布三季度数据,因此参考2021年中报可见,其上半年实现营收115.4亿元,同比增长32.6%,这已是中国飞鹤连续5年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也是其首次实现半年营收超百亿,可见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飞鹤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
今年为深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提升购买力,中国飞鹤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策略。今年京东618一分钟飞鹤就售出产品破百万,线下则通过面对面研讨会吸引消费者,其今年新增客户人数已超80万。同时,签下当红明星章子怡和吴京成为其品牌代言人,利用明星效应,使‘更适合中国宝宝品质’的品牌定位进一步深入人心。
12
梅花生物今年的业绩表现用“开挂”来形容毫不为过,上半年净利就已超2020年全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13.27亿元,相比去年全年增幅已超35%。此外,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2.85亿元,与去年全年的营收相差不足8亿,没有意外因素的话,可见营收、净利双双实现20%的增长率对于梅花生物来说已如探囊取物。
13
作为中国奶粉品牌的主要代表,君乐宝奶粉上市7周年,已经创下多个第一。据欧睿数据显示,君乐宝奶粉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4.5%,领先行业增速十倍,每天有超400万妈妈选择君乐宝奶粉,截至目前,君乐宝奶粉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越所有外资大牌。2020年君乐宝奶粉销售额达102亿,今年设定的目标为150亿,力争实现47%的销售增幅。
此外,目前君乐宝是中国奶粉出口量最大的奶粉品牌。据悉,前三季,出口至我国香港地区奶粉6218.8吨,出口至我国澳门地区奶粉473.83吨。据了解,在这些出口奶粉中,君乐宝占主要部分。
来源| 食品板(tyjs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