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云南省连锁经营协会执行会长张云鸿、综合管理部部长杨坤、会员服务部部长罗青一行走访了会员单位昆明日新达商贸服务有限公司。日新达董事长阚海波、曹玉兰,生鲜中心副总经理肖荣绪,人力资源中心总监赵春龙、经理沈丽芳热情接待,并与张云鸿执行会长一行座谈交流。张云鸿执行会长在座谈中指出,在会员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下,协会近年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下一步,协会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更加注重务实精神,多方位为会员单位提供优质服务。重点依托便利店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等委员会,深化便利店业态政策协调及管理赋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校企合作等工作。依托金融与资本市场专家组、市场营销与品牌战略专家组、知识产权保护专家组等专家组,为会员单位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和指导。而要真正做好会员服务工作,首先就要加强对会员单位的走访与调研,了解会员单位的诉求。今天来到日新达,希望日新达多谈谈自身的经营现状、痛点、难点,协会将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尽可能地助力日新达的发展。接着,阚海波、曹玉兰两位董事长及肖荣绪副总经理、赵春龙总监先后发言,详细介绍了日新达的发展历程、转型升级、经营现状,以及自身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希望协会在三个方面给予协助。一是日新达在物流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用地短缺现象,希望协会能够利用平台优势,在用地协调和争取上,给予相应的帮助。二是希望协会能够加强政策法规、行业资讯方面的搜集整理,并及时向会员单位传递、解读,引领行业发展,赋能企业经营管理。三是日新达在员工招聘、留存等方面存在不少困境和挑战,希望协会能够利用平台优势,整合院校资源,促进校企合作,助力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对此诉求,张云鸿执行会长表示,协会将积极关注昆明市五华区城市发展及用地规划,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助力日新达解决物流用地难题。关于行业政策、资讯的搜集和解读,协会此前已做了不少工作,主要是通过协会微信公众号这一渠道传递给会员单位。但从目前来说,这种工作方式尚不能真正满足会员单位的需求。下一步,协会将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加强政策解读工作。关于员工招聘、留存困难,是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协会发起成立人力资源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正是为了促进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建议日新达结合自身需求,积极加入人力资源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通过参与人力资源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专场招聘会、实训基地建设、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活动和工作,拓宽员工招聘渠道。对于新招员工,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也要给予比以往更多的组织关怀,畅通晋升渠道,引导和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此同时,要联合有关院校,帮助新招员工(毕业生)适应职场、快速成长,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优秀员工(毕业生)。进而通过这些优秀员工(毕业生)的现身说法,不断改变当代大学生对零售行业的认知,帮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发展观。除此以外,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也非常重要。通俗地说,就是要让员工看得到企业的发展前景,看得到自己跟随企业成长发展的希望。座谈中,大家还就新冠疫情、社区团购对传统商超企业带来的冲击和应对策略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并达成了相应的共识。
2020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2.4万亿元,比上一年下降了7.2%,其中52家百强企业销售同比下降,降幅15.4%。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比2019年下降0.2个百分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以及社区团购的快速扩张也是百强企业销售下降的影响因素。在此背景下,日新达的企业销售虽然也曾出现波动,但从整体上实现了平稳增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长期保持了低耗损。“耗损的控制,对企业的获利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日新达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值得骄傲的一点,就是将耗损控制到了行业的最低水平。”
大家一致认为,社区团购在未来三年将持续产生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这对传统生鲜业务是降维打击。预计今年年内,会从低线城市蔓延到一线城市。特别要注意的是,团购企业也在不断进化,也在关注供应链,从鲜食扩充到食品等。据有关数据显示,社区团购造成超市客单和销售20-30%的下降。“大平台是流量思维,实体企业不能盲目跟随。要守住社区阵地,守住毛利率不能出问题。在法律层面上,创造的是公平竞争环境。只要守住毛利率这个底线,坚持做下去,实体企业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据介绍,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划,社区生鲜超市将是日新达未来的“主战场”之一。立足企业现状,不断满足顾客需求,日新达在企业的转型升级中,正在作不懈的努力。“希望和困难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但从整体上,我们看好社区生鲜的前景。”
云南省连锁经营协会成立于2019年9月,是由云南省从事连锁经营服务的企业和相关专家、管理人员自愿组成的地方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登记机关为省民政厅,业务指导单位为省商务厅。协会现有会员单位近100家,覆盖药店、便利店、百货超市、书店、电器专营店、餐饮、眼镜、数码产品专营、高校等10余个业态,连锁店铺总计超过1.5万个。2020年,会员企业累计销售额约460亿元,约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其中,13家会员单位入选“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榜单,2家会员单位入选云南省“10大名药材”榜单,1家会员单位入选云南省“10大名菜”榜单,3家会员单位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10强企业”榜单,2家会员单位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