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借鉴日本餐饮业发展轨迹、探讨海南餐饮业创新转型-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赴日本考察报告

2024.03.07 12:39海南酒店餐饮行业协会公众号海南酒店餐饮行业协会
2015年5月31日—6月5日,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一行18人组团赴日本考察...

2015年5月31日—6月5日,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一行18人组团赴日本考察。先后参观考察了日本大阪、四日京都、东京等地酒店餐饮企业,还与日本饮食服务协会、日本海南总商会、日中商业交流会、日本湖南总商会进行了友好交流。现综合日本饮食服务协会提供的有关材料及数据,整理成海南省酒店与餐饮业考察团赴日本餐饮业考察报告。

社团法人日本饮食服务协会的介绍

■社团法人日本饮食服务协会(JF)

社团法人日本饮食服务协会是以日本龙头餐饮企业、大型餐饮企业为中心的会员企业,店面数量达6.5万多家,会员企业营业额总和达6兆亿日元,占日本餐饮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的20%,在日本餐饮服务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里作以简单的介绍。

①社团法人日本饮食服务协会(JF)的介绍

社团法人日本饮食服务协会(以下简称JF)是能够解决餐饮行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以搞活餐饮行业为目的,由餐饮企业,餐饮关联企业组成,在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许可下成立的社团组织。现在加盟JF的正式会员以著名的大型餐饮企业为中心,会员企业的总店铺约有65000家,会员企业的总销售额达到约6万亿日元,占日本饮食市场的20%的份额,JF名副其实的引导了日本的餐饮行业。自协会创立以来,一直贯彻以会员企业为主开展活动的宗旨,努力提高餐饮行业的地位,支援餐饮行业经营的现代化,支援企业事业活动以及积极的对行政机构进行建议要求等政府公关活动。

②日本餐饮行业的历史和JF肩负的使命

日本的餐饮连锁从70年代开始经历了近40多年的发展历史。餐饮行业在这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餐饮的外部化比例已经超过了40%,包括外卖在内的日本餐饮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30万亿日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JF作为餐饮行业的协会组织,担负着积极发展餐饮行业,餐饮企业以及从业人员社会地位提升,支援企业经营以及协调政府和行业利益关系的重任。

③为发展日本餐饮行业的诸活动

日本餐饮的外部化比例越来越大,随之餐饮行业对于消费者的作用也会更加的明显。JF以更新的视点和战略,在支援餐饮行业更大发展的同时,起着宣传餐饮行业的社会作用。近年来,针对日本越来越严重的有关环境问题,JF制订了在餐饮行业的行动方针,还设立了以培育餐饮行业下一代的接班人为目的的餐饮经营学校。另外,为研究急速成长的中国餐饮行业市场的实情,每年会员组织访中团,访问中国。

日餐餐厅海外普及推进机构(JRO)的介绍

■NPO法人日餐餐厅海外普及推进机构(JRO)的介绍

为向世界传播日餐的魅力,通过支援日餐餐厅的经营活动提高日餐餐厅在世界范围内的信誉和品牌,由日本农林水产省提供国家预算,社团法人日本饮食服务协会(JF)组织实施和运营的NPO法人日餐餐厅海外普及推进机构(简称JRO)在2007年正式成立了。

JRO是通过支援世界各地的日餐餐厅经营活动,让更多的当地消费者体验和享受各种日餐的健康美食为目的公益法人。在JRO的主导下,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关于日餐的普及和推广以及扩大日本食品原材料的海外市场的事业。一方面,考虑到世界各地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开展更契合当地日餐餐厅的支援事业,JRO先后在以台北,上海,曼谷,伦敦,阿姆斯特丹,洛杉矶等为首的世界各地成立了分支机构(支部组织)。另外JRO的理念和事业得到了很多日本的大型餐饮企业,各关联行业的团体协会,食品原材料・调味品关联企业等的赞同和支持,这些企业和团体在加入JRO会员的同时,还在积极地协助JRO在世界各地开展支部事业。

Ⅰ.日本餐饮行业概况介绍

(1)日本餐饮行业的概要

日本餐饮市场的产业化经营和连锁经营是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起步于1970年。在此之前日本餐饮行业多以家族式经营或手工作坊为主。1970年大阪世博会召开的同时肯德基落户日本,日本最大的家庭餐厅株式会社云雀集团在东京都府中市开了第一家以自驾车为来店手段的家庭餐厅。1971年麦当劳的1号店在日本最繁华的商业街银座开张,1973年吉野家开始了全国连锁的步伐。日本餐饮市场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高速发展和80年代90年代的安定发展后,到1997年日本餐饮产业达到了巅峰鼎盛期,市场规模高达近30万亿日元(约2万亿人民币)。

近年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以及人口的负增长,餐饮市场规模有一定的缩水的同时,部分市场份额被外带和外卖市场所蚕食,到2007年日本餐饮市场规模约减少到了24.7万亿日元(约1.6万亿人民币)。

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餐饮产业在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营管理技术,中央厨房和物流配送技术以及餐厅的精细化管理等很多是值得我们所借鉴和学习的。今天的日本餐饮市场很有可能就是20年或30年后我们中国餐饮市场的格局。

(2)日本餐饮行业的分类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日本饮食消费的总体行业分类。这样跟有助于理解日本餐饮市场。日本在饮食消费上,根据烹饪场地和就餐场所等大致分为内食(家庭和个人买来食品原材料在家烹饪),中食(就餐场所和烹饪场所分离的外带或送餐等)外食(在外就餐,即通常所说的餐厅餐饮)3大类。以下是日本饮食消费市场总体分类及所占市场份额。

日本饮食消费市场(总体规模约5万亿人民币)内食(在家烹调)约2.8万亿人民币占总体的56%,中食(外带/送餐)约0.5万亿人民币占总体的7%,外食(餐厅就餐)约1.6万亿人民币占总体37%

(3)日本餐饮行业的市场规模及构成

日本餐饮市场在1997年达到巅峰的近30万亿日元后,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到2007年日本餐饮市场整体规模为缩水到24.7万亿日元,但是跟其他日本国内产业相比,依然可以称得上是日本第一大支柱产业。远远高于超市百货业的16.4万亿日元和汽车/自行车产业的16.1万亿日元。在餐饮行业中饮食店为14.6万亿日元,团餐3.6万亿日元,料亭等高档餐饮/酒吧3.5万亿日元,住宿3.1万亿日元,居酒屋/啤酒屋1.1万亿日元,份额最小的是飞机内用餐仅为2524亿日元。

(4)从数据看日本餐饮企业的经营现状

日本餐饮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发达和成熟的市场。其中对日本餐饮企业压力最大的是人工成本(除原材料)。因此,日本餐饮企业经营主要思路之一就是如和提高效率,最有效的节省人工成本。因此日本餐饮企业的现代工业化的程度是相当高的。以下是社团法人日本饮食服务协会每年统计的整个行业的基础数据。

■日本餐饮行业基本经营数据的介绍

◎日本餐饮店单店平均营业收入为841.4万日元

快餐店:766万日元(55万元) 家庭餐厅:912.8万日元(64万元) 酒

吧/居酒屋:1069.8万日元(72万元) 正餐餐厅:1779.8万日元(154万元)

咖啡/茶馆:604.9万日元(42万元)

◎日本餐饮行业基本经营技术数据

行业平均利润率4.4% 人工成本:25.5% 原材料成本:35% 房租

成本:7.1% 水 热能等:2.7%

◎日本餐饮行业平均消费水平

快餐店:651日元(49元人民币)家庭餐厅:1038日元(72元人民币)

酒吧/居酒屋:2213日元(160元人民币)正餐餐厅:2961日元(210元人民币)咖啡/茶馆:398日元(28元人民币)

◎餐饮行业整体数据

市场规模:24.7亿元(约1.6万亿人民币)上市餐饮企业:92家 店铺数量:72.4万家 从业人数:412万人

Ⅱ.日本餐饮产业发展史

日本餐饮产业是在1970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起步和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40年中实现了由家族手工作坊经营或到餐饮的企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质的转变。下面首先简单回顾一下日本餐饮产业过去40年的发展历史。

■日本餐饮产业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餐饮产业这一名词也是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普遍使用的)

1、日本餐饮产业草创期~1969年

到1969年为止日本的餐饮行业还都局限于小规模经营,虽然有个别的企业有了分店但仍然停留在手工作坊的基础之上。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的连锁经营概念的引进为日本餐饮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1969年日本实现了资本的自由化使外资餐饮得以进入日本。这也为日本20世纪70年代餐饮产业高速发展作了铺垫。

然后1968年1969年日本餐饮行业的先驱者们开始考察美国的物流和连锁经营技术,为20世纪70年代日本餐饮行业爆发式的发展孕育了力量。

2、日本餐饮产业高速发展期(1970年~1980年)

1970年是日本餐饮产业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在的日本餐饮企业巨头相继出生落地,同时也是日本餐饮产业化的开端。1970年以后日本餐餐饮行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日本肯德基在大阪世博会开店后正式进入日本。日本最大的家庭餐厅云雀集团同年开了第一家家庭餐厅。乐雅家庭餐厅也在同年开业。1971年日本麦当劳银座店开业,同年美国甜甜圈美纳滋1号店开业。1973年吉野家第1家加盟店在神奈川县小田原市诞生。因此,1970年这一年被称为日本餐饮元年。

1970年到1980年的11年间是日本餐饮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1973年仅有3万亿日元(约2100亿人民币)的日本餐饮市场规模到1980年翻了近5倍达到了14.7万亿日元(约1万亿人民币)。然而1980年日本连锁经营的先锋企业吉野家的突然倒闭使日本餐饮产业高速发展期告一段落。

1981年到1997年的17年间是日本餐饮产业稳定发展持续增长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奠定了现在日本大型餐饮企业的基本格局,同时也是日本餐饮行业整体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最快的阶段。日本大众餐饮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占领了日本餐饮行业的主导地位。

3、日本餐饮产业安定成长期(1981年~1997年)

1980年有着1碗饭100年之说的日本吉野家的突然倒闭给日本的餐饮行业带来了极大的震惊和冲击。急速扩张的餐饮企业开始大幅减少,部分餐饮企业开始整改单一模式的经营战略。日本餐饮行业也由高速发展期进入了安定发展期。1983年日本最大的家庭餐厅企业株式会社云雀集团开始了多品牌多业态的经营,同时快餐企业加快扩展,1984年日本麦当劳作为餐饮企业销售额第一次突破1000亿日元大关(约70亿人民币)。日本的快餐企业和家庭餐厅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日渐重要。

1986年日本餐饮市场规模达到20万亿日元(约合1.4万亿人民币),1987年日本吉野家重建成功,1990年吉野家股票成功上市。

另一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餐饮行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由于经济的不振使很多市中心的店铺租金不断下调,其结果让快餐和家庭餐厅企业的开店成本不断降低,原来主要集中在主要道路干线出入口处郊区和社区开店的家庭餐厅得以【农村包围城市】。另一方由于各项成本的降低使餐饮店的平均消费下调进而扩大了餐饮市场的整体规模。

1994年日本餐饮市场开始复苏,市场整体规模开始继续扩大,到1997年日本餐饮市场发展到巅峰期,整体规模接近30万亿日元(约合2万亿人民币)。1997年是日本餐饮发展历程中最辉煌的一年。

Ⅲ.日本大众餐饮在市场的主导地位

大众餐饮在日本餐饮行业的地位

日本大型餐饮企业主要集中在快餐,家庭餐厅,团餐,居酒屋和咖啡5个业态。日本餐饮20强企业有一半是快餐和家庭餐厅企业,由此可见日本家庭餐饮和快餐作为大众餐饮的重要地位。日本两大巨无霸餐饮企业是日本麦当劳控股和经营家庭餐厅的株式会社云雀集团。

Ⅳ.日本具有代表性餐饮业态・经营模式的介绍

1.家庭餐厅

(1)家庭餐厅的定义

家庭餐厅是英语family restaurant的直译,起源于郊区店社区店,以24小时营业为主,其店铺主要集中在非市中心地段社区郊区或主要道路干道的出入口等地段,来店顾客的主要交通工具为私家车。

家庭餐厅是随着私家车文化的到来,满足一般家庭在外就餐需求的餐饮经营模式。家庭餐厅的菜单兼顾中西日餐,种类全适合男女老幼的不同需求,店内开阔明亮,价位略高于快餐但比较经济实惠。和吉野家一样都是日本餐饮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大众餐饮业。同时又是普通快餐业态很难模仿的业态。

经营模式是以中央厨房为主体,在中央厨房对全球采购的食品原材料进行前期加工后按销售单位分装后配送到各连锁店。在店内只需进行简单的加热和装盘即可提供给顾客。

特点①平均消费=500~2,000日元(约30人民币~120人民币)②点菜到上菜的时间为10分钟以内③餐位数在80以上▲都有自己的停车场(市中心店除外)▲适合不同口味不同人群的丰富的菜单▲饮料自助服务区(低价位)

(1)日本具有代表性家庭餐厅企业的介绍

日本的家庭餐厅和快餐是同时起步发展起来的。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家庭餐厅有4家.他们分别是,1970年创立日本第1家家庭餐厅后迅速开展连锁经营并拥有30个餐饮品牌4000家分店的株式会社云雀集团,略带高档感觉的株式会社乐雅控股,日本伊藤洋华堂集团旗下的经营由国引进的DENNYS品牌的Seven & i Food Systems Co., Ltd.(原企业名:株式会社DENNYS),以低价位的意大利餐厅为主的株式会社萨莉亚。

株式会社云雀集团是日本家庭餐厅的开山鼻祖企业,1970年7月第1家家庭餐厅开业后,一直致力于多品牌多业态的连锁经营。旗下有6个餐饮集团公司包括日餐中餐和西餐的30个品牌4000多家直营店,营业收入近4000亿日元(约280亿元).株式会社乐雅控股从1971年第一家乐雅家庭厅开业开始,立足于相对高品位的定位与其他家庭餐厅企业进行差别化经营。目前有714家分店。营业收入1166多亿日元(约82亿元)。除了家庭餐厅以外还经营机场高速公路餐厅以及团膳供餐业务。

隶属于日本伊藤洋华堂集团的Seven & i Food Systems Co., Ltd.(原企业名:株式会社DENNYS1972与美国DENNYS签订代理合同后,开始在日本经营家庭餐厅。到目前为止拥有1047家分店,营业收入1135亿日元(约80亿元)。成立于1975年的株式会社萨莉亚是以对流行比较敏感的年轻人为顾客群体,原材料全球采购,薄利多销为主要经营模式的意大利餐家庭餐厅。到08年8月为止拥有769家分店。869多亿日元(约61亿元)。该企业在上海有近20家直营店。

2.单品模式

【三田制面所】是日本新兴的蘸汁面专门店,每到饭口时间各门店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沾麵专门店三田制面所,凭借一款面打天下,除了该款面以外就是为数不多的小菜。但就是这一款主打面却吸引了无数吃货不惜排上1小时以上的队。是典型的单品做深的代表。为了保证,虽然煮面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但该品牌还是采用了现煮面的方式,最大的保证了口感和口味。这也是成功的原因之一。三田制面所的主菜单只有一款主打产品大中小3钟分量均一价格《加量不加价》

3.立食模式:无餐椅无服务→自动售餐券

立食快餐(无座位)经营模式

■立食快餐业态的介绍

立食快餐是指快餐店内没有为顾客提供就餐的椅子,顾客在店内站立着就餐的一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也有一些企业店内只有一部分座位供非高峰期客人使用。店内除了厨房以外没有员工,所有服务都为自助形式。包括就餐后的餐具也是由客人送到指定的位置。

这类快餐店主要分布于电车/地铁等的车站内,或商务人群集中地段等。主要客户群体为,生活节奏快,时间紧的工薪阶层。

立食快餐的最大特点是翻台速度快,单位面积的使用率高,运营成本低的特点。平均消费也比较低。

■特点介绍

1.高度的工厂化加工和配送。

2.合理有效的店内设计和布局

3.无人收款的自动售券机

4.合理的商品搭配(主要以面食,咖喱饭,盖饭,烤肉串等为主)

5.没有过多的政府硬性规定(比如,厨房面积比,冷荤间的要求等)

6.价位比较低

7.所有服务都为自助形式。包括就餐后的餐具也是由客人送到指定的位置。

4.专业店:《小而精》《小而美》模式

专业店・小型店快餐经营模式

■专业快餐店(咖喱饭)的介绍

株式会社一番屋,以日本人喜爱的咖喱饭作为主打商品开发出了能满足不同口味消费者的咖喱连锁品牌「COCO一番屋」,创业20几年来在竞争激烈的日本餐饮市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的快餐专业店企业。

经过20几年的发展,株式会社一番屋目前已经发展到营业收入682亿日元(约48亿人民币),连锁店总数1172家分店(直营店292家,加盟店879家),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大型快餐企业。另外该公司还开发了培养经营者的「公司内部独立制度」,员工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后可以自己独立开加盟店或是由公司赞助出资员工开店,这一做法极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小型店快餐经营模式的介绍

日本有很多专业快餐店。例如作荞麦面的专业快餐店,烧饺子(锅贴)专业店,有乌冬面的专业快餐店,有回转寿司的专业店等五花八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快捷便宜好吃这个快餐行业永恒的主题展开的。各个专业快餐店所不同的只是在差异化经营或市场细分化中适当调整了各自的经营内容而已。但是这些专业快餐店基本都以小型店为主。日本的小型店的概念在面积上跟国内有一个的差异。日本所说的小型店基本都在40平米前后,立食(无座位)业态根小20ー30平米居多。

5.反中央厨房全名档现场手工制作

1990年创业的株式会社东多利公司,以经营日本自助式乌冬面为主,旗下主力品牌连锁店“丸龟制面”在日本国内拥有近800多家连锁店。该公司于2012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在上海,南京,天津,北京等地开l了二十多家门店。售卖方式采取了汤汁、浇头、配菜自选后统一结账的大众食堂式的自助式经营模式。顾客可以根据喜好来买一份自己的套餐。▲现做现卖:美味+品质▲模式创新:无中央厨房、现场制作,汤汁、浇头、配菜自选的自助式售卖方式

Ⅴ.通过日本餐饮市场看中国餐饮发展

①中国餐饮市场可开发潜力非常巨大

②未来餐饮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快捷便宜的大众餐饮的市场

③经济低迷时期恰是大众餐饮企业发展的最大机遇

④中国快餐行业的人均消费距离大众餐饮的差距还很大

⑤人工成本的控制

⑥加大餐饮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做深做精!

⑦禁忌盲目扩张

⑧发展多品牌多业态的战略

⑨走出去!引进来 !

Ⅵ.通过日本餐饮市场看中国餐饮发展

① 中国餐饮市场可开发潜力非常巨大

日本有1.2亿人口餐饮业可以发展到2万亿人民币的规模,92家上市餐饮企业。那么我们人口众多的中国餐饮市场单按人口来计算至少在未来二三十年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有可能超过30万亿人民币。未来我国餐饮市场可开发潜力非是常巨大的。

② 未来餐饮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快捷便宜的大众餐饮的市场

纵观国外餐饮市场,餐饮的企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以及龙头企业大多集中在快餐,家庭餐厅,咖啡等快捷简便的大众餐饮。未来中国餐饮市场的发展也将延续这样一个发展趋势来发展,因此我们的快餐行业是一个极其乐观的朝阳产业。

③ 市场低迷时期恰是大众餐饮企业发展的最大机遇

日本餐饮业产业的发展告诉我们,经济低迷时期正是快餐企业进行发展的大好机遇。原本对餐饮企业不顾一屑的人才会盈门而来;快餐行业高不可攀的好地段店铺可以变得近在呎尺;原本偏爱商务消费的顾客也会欣然而来;因此经济低迷时期正是快餐行业迅速发展的机遇。希望我们的快餐企业捉住时机,逆流而上占领市场大力发展快餐。

※2008年日本吉野家营业收入增幅达到25%,年营业收入达1800亿日元约(126亿人民币)。纯利润增加4倍。

※2009年3月日本麦当劳创单月营业收入新高,月营业收入496亿日元,近35亿元人民币。

④ 中国快餐行业的人均消费距离大众餐饮的差距还很大

日本小时工的平均工资为每小时1000日元(70元人民币)日本人打1小时工可以吃2碗半吉野家,2份麦当劳套餐,可以到家庭餐厅就餐1次。日本快餐的人均消费为46元人民币,扣除中日两国间的物价和收入差相当于国内人均消费人民币9元。那么我们国内的快餐企业的人均消费又在多少呢!我们的餐厅员工1小时的工资又能吃几份麦当劳套餐呢?

⑤ 人工成本的控制

人工成本在未来餐饮经营中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成本。日本餐饮行业的成本中除了原材料占35%以外的最大的程成本就是人工成本平均占25%。如何提高餐饮企业的效率以此减少人员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精细化管理是势在必行的方向。

⑥ 加大餐饮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做深做精!

餐饮行业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专利的保护,再好的料理再好的业态也很容易被模仿。因此餐饮企业需要不断的改良自己的主打产品,积极地研发新产品新品牌。否则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审美疲劳】以至于流失顾客,失去原有的市场。

众所周知的日本本土快餐企业吉野家有一碗饭一百年的这样一个说法。作为一个行业来经营餐饮做深做精不容他人模仿和追随一个餐饮品牌的长生之药,这也是最难的。

⑦ 禁忌盲目扩张

纵观国内外餐饮市场盲目扩张是很多优秀餐饮企业走向危机的开端,过分的追求快餐成本和过分索取利润而忽视了顾客需求也很容易把快餐企业带入歧途。然而这些危机往往都隐藏在餐饮企业的荣誉和掌声的背后很难自觉发现,当我们觉察时已是人去楼空江自流的局面。尤其是对一个上市后的餐饮企业来讲扩张和控制成本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中国快餐企业上市高峰到来之时希望我们的快餐企业警钟长鸣,勿忘初衷。

日本吉野家1980年的倒闭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日本吉野家1977年以后开店速度过快首先一线人才培养跟不上。为了满足急速扩张起来的连锁店他统一配送的需求同时追求配送效率和成本,吉野家采用了牛肉盖饭的汤料的粉末化以及原本使用的牛肉改为还原牛肉,致使顾客群体远离吉野家。急速扩展和大规模的投资的结果又使吉野家的资金链紧张。1980 年7月15日当时拥有261家连锁店的吉野家申请公司更生法,以负债100亿日元(约7亿人民币)宣告倒闭。

⑧发展多品牌多业态的战略

鸡蛋不要放到一个篮子里。餐饮企业在走向企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时候,一定发展多品牌多业态的经营。这一发展趋势将是中国未来餐饮集团化经营的一个主要趋势。

⑨走出去!引进来 !

日本和欧美的餐饮连锁经营要早于国内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国外积累了大量的经营管理技术和食品物流技术以及卫生管理技术。这些成熟的技术很多是值得我们国内餐饮企业所借鉴和引进的同时,可以大大缩短中国餐饮经营管理与国际餐饮企业的距离。尤其是日本的食品加工技术,餐饮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合理的中央厨房和配送体系,商品研发,客户管理体系等等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积极的引进海外的优秀餐饮品牌和经营技术和设备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到一个餐饮发展成熟的市场上去磨练国内餐饮经营技术和管理能力。

目前已有小肥羊,全聚德,上海小南国,上海老饭店,老边饺子等中国知名餐饮品牌通过合作方式在日本开有分店。

<参考资料>①中国餐饮品牌在日本

在国内餐饮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潮流中,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批有远见的中国餐饮品牌开始了开拓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市场。中国餐饮企业餐饮品牌登陆日本的也日益增多,例如北京全聚德,沈阳老边饺子,内蒙古小肥羊,上海老饭店,上海小南国等一批中国著名餐饮品牌以不同的形式陆续进入日本餐饮市场。以下就各位比较熟悉的内蒙古小肥羊和北京全聚德日本店作一简单介绍。

内蒙古小肥羊是与日本的IT网络企业(WebCrew Inc. )合作方式进入日本市场的。2006年内蒙古小肥羊日本1号店在涩谷开业以来到目前为止在日本共有4家分店家。运营主体为日本的IT公司,内蒙古小肥羊负责技术等的支持。日本小肥羊起步期由内蒙古小肥羊控股,2008年11月日本公司增资后变为由日本IT企业控股。

日本全聚德烤鸭是由在日华人以3万美金的加盟费与北京全聚德签订加盟合同后在在日本开店的加盟店。目前在日本的新宿和银座共有2家高档餐厅。2004年10月1号店新宿店开业,2005年2号店银座店开业。


借鉴日本餐饮业发展轨迹、探讨海南餐饮业创新转型-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赴日本考察报告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海南酒店餐饮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商文在线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海南酒店餐饮行业协会

海南酒店餐饮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