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 康艳兵 ——
• 清华大学热能系博士
•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 世界能源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能源经济、节能减排、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以及清洁能源技术推广工作。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重大理论与方法学、能源系统分析、能源技术经济评价分析、能源-经济-环境定量分析模型,以及工业、建筑、交通、电力、汽车、供热供冷、能源基础设施等重点行业和国家、省区、城市、园区等不同区域的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在国际合作方面拥有丰富项目经验,与联合国开发署、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理事会、能源基金会等机构开展了3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主持参加的重大科研项目:
• 中国碳排放峰值与实现路径研究
• 园区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 碳交易与碳税比较研究、
• 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
• 绿色供应链节能减碳机制研究
作为主要专家,参与研究起草的国家重大政策文件: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6]61号)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国函[2014]126号)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
•《低碳工业园区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改办[2013]2526号)
领导或参与设计的能源和节能低碳领域大型国际合作项目:
• NDRC/UNDP/GEF“中国绿色照明工程”项目(三期)
• 农业部和建设部/GEF “农村能源与建筑节能”项目
•“亚洲能效标准标识/认证有效建立和实施障碍消除” 项目
出版的主要著作: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情景暨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路线图》
•《中国2020年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的实现路径与对策》
•《碳交易制度研究》
荣获的重要奖项:
•“国家发改委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本次会议报告简介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能源及碳排放现状
•“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的深远影响与新未来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挑战与机遇
•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与绿色投资市场
•“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内外行动
•怎么理解认识“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对策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关于饮料行业加快绿色转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