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国潮”的兴起源于中国生产力提升后,国人逐渐加深的自我认同、对于国货品质的日趋自信,切中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的新消费趋势。在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格局下,正在形成“审美+消费+品牌+供应链+市场”的内部正循环。
01
品牌,新苗“生根”、老树“回春”
趁着这次“国潮”的势头,本土服装品牌打破了数十年来,国际大牌在“供应链+品牌营销+渠道”上全方位压制的优势格局。据百度发布的国潮搜索大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品牌和海外品牌的市场关注度分别为75%和25%,国货为“洋货”的3倍,在服饰领域,本土品牌关注度空前,品牌内涵得到全面升级。
02
供应链,国潮是未来市场缩影
消费者愿意为国潮买单,一方面是国潮产品与中国文化的深度结合、时尚演绎,但同时也离不开产品品质的提升,这尤其体现在行业的研发能力和制造力的升级。
在国潮刚刚兴起之时,本土服装品牌凭借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对新消费趋势的把握,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国潮作为营销概念成为破圈的重要推手。但与此同时,市场上不乏一些生搬硬套的同质化产品,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和滥用。
经过初期的消化,消费者对于国潮的审视不再流于表面,产品质量、创造性、精神内核成为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国潮诉求。
此时,强大的中国制造再次彰显了中国智慧,更新、更好的国潮服装正在重塑消费者认知。因此,形神兼备成为了国潮品牌的必修课,回归产品、练好硬核内功,国潮的热度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消费结构正发生新一轮升级与变革,也记录了中国制造的嬗变。
03
渠道,聚全国之力成势
对于国潮品牌而言,“内循环”创造了两个机遇窗口:一是在生产端,中国最优质的供应链回流,服务于国潮品牌;另一个就是在需求端,国潮品牌迎来内需红利,市场力推国货,进一步夯实品牌心智。
在国家政策之下,中国电商等新渠道也在通过增加新供给,拉动新国潮品牌的增长,激发内需,培育消费者的国货心智,扶持国潮品牌的成长。
阿里巴巴的“新国货计划2020”、京东的“新国品计划”、腾讯与人民日报数字传播的“人民·新国货”计划、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小红书的“买手会”、快手的“国货发光”项目等等,都在距离消费决策最近的一环,创造国潮品牌的增量,建立品牌发展的“近水楼台”。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