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类没有难做的工作”
2月13日,协会执行会长范佳俊携团队走访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开启了“春风行动”的第一站。同时也是开展智协专访系列的第一步,本期的专访嘉宾是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湘江先生。
肖湘江
1.人工智能领域加速崛起,超能机器人是湖南省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张名片。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展开讲讲吗?
2022年算是我们的攻坚之年,在去年,公司在四个方面的取得了一些成绩。第一,实现了健康服务机器人的大规模量产和销售;第二,在军工行业把巡检机器人用到了大国重器上面;第三,申报了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新增了一批发明专利(17项)和计算机软著,在科创属性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第四,公司的整体营收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翻了一小番,也算是来之不易的成绩。
2.您公司定位是:智能化赋能各行各业,那么公司有哪些服务与产品可以应用到家居领域,解决家居领域哪些应用场景的痛点?咱们的产品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有哪些竞争优势?
3.新政策,新机遇。疫情终于过去,国家对于科技智能有了新的政策,您认为家居类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目前存在哪些技术壁垒。
4.公司一路走来,战胜过哪些问题与困难,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哪些困难?
创业路上的问题是永恒的,前几年我们其实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在产品的定义层面,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民群众对机器人有一个非常高的预期。但实际上,受制于技术的成熟度等各方面原因,目前阶段机器人本身能达到的程度又不及这个预期。所以这中间就会形成一个落差,这个落差也会对我们产品在市场的推广方面会产生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对我们产品设计方来说,对产品需求的把握和产品定义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第二个就是,机器人是一个技术链条很长的一种产品,要把这个产品搞出来,难度很大,应该说我们做一个样机出来相对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把这个样机要变成一个成熟的产品,这中间就关系到很多环节,比如技术的成熟度、供应链的完整度,包括公司的产品化能力,工艺和质量的把控能力等,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我们就碰到了很多问题,这个只能通过团队不断的去学习,研究,尝试,花时间换空间,去解决这些问题。所幸的是,我们一老一小这两款都还是成功的解决了量产的问题。
5.据了解,机器人最开始主要应用于工业和军事领域,但是近些年来开始加速向服务领域延伸,推动了服务机器人市场的飞速发展。您认为发展的同时,要如何做好家居机器人的应用与推广?
根据最新的行业调研报告,服务机器人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工业机器人了,后面发展的空间可能比工业机器人要更大更广阔一些,这是一个趋势。就像习主席所说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所以我相信服务机器人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如何做好家庭服务机器人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家庭服务机器人其实就是传统的家电往智能化升级的一个必然结果。所以从智能家居的视角来看,我们家庭机器人的应用推广,就得从实用、好用、用得起这个定位去做。实用,就是指它确实能解决家里的一些问题;好用,指的就是人机交互的体验要好;用得起,是指产品的性价比一定要高,在家庭这个场景如果太贵了,产品就很难推广。这些就是我认为我们发展和推广家庭机器人要遵循的一些原则。
6.在2023年中,公司有什么新的发展规划,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7.您所构想的公司愿景与蓝图是什么,可以跟我们分享吗?您希望给行业带来些什么?
通讯丨罗曦
编辑丨甘静
审核丨罗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