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是人们生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上具有典型性。厨房在空间上虽然相对较小,但在功能上要求明确,家具、设备较多,人体活动频繁,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需要更细致分析人体尺寸、操作活动规律及所需基本空间,而确定厨房的空间尺度、家具设备尺度及安装尺寸,就是为达到人在操作时方便、省事、省力、舒适的目的。
橱柜中地柜和吊柜必须依人体工程学设计,以中国人的身材,操作台高度80公分左右;深度方面60公分,吊柜深度37公分,根据身高的不同,台面高度可做适当调整,160公分高的可选择80公分左右的台面,165公分以上可选择85公分高度的台面。吊柜同样根据人的身高来确定高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厨房。
橱柜标准尺寸:下柜:820*580mm,上柜:750*350mm,台面:600mm。
这个尺寸搭配合理,上柜深度在350mm,这样人在厨房不会感觉到压抑。下柜高820mm,按中国人平均身高来设计,操作台不高不矮,刚好舒适。台面宽600mm,有充足的台面操作空间,使用起来方便,自由。
厨房家具常用人体尺寸
吊柜顶部高度:2200-2300
脱排底部高度:1500-1600
地柜台面高度:800-900
人体平均视高:1540
人体平均够到的高度:1850
净房(没吊顶)高度:2600-2800
操作台深600
工作区间距大于900
通行区间距大于600
设备及操作台间距1200-1500
工作三角原理
工作三角原理:是指冰箱、水槽、灶具三大主要功能,按照贮备、洗涤(经过料理)、烹饪的流程顺序,合理布置,便于操作,以减少劳动重复率。
设计师在设计时,首先要对厨房功能有所了解,将水槽、操作台、灶具、冰箱等,按照人们的操作习惯和工作三角原理进行合理布局。水槽柜的设计要满足操作方便、卫生及洗涤沥水的功能。
设计布局
对厨房工作区的布置,应根据厨房的大小、形状来设计,大致有以下五种形式:
一字形:
所有工作区沿一面墙一字形布置,给人简洁明快的感觉。这是在走廊不够宽、不能容纳平行式设计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这种空间的厨房工作区的组合要简单,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通道。
L形:
工作区沿墙作90度双向展开成L形,可方便各工序连续操作。它所产生的视觉变化,令人有舒适感。烹饪者在工作时,有更广阔的空间,是最节省空间的一种设计。 这种结构的厨房如果有较大的空间,可安放餐桌。要避免L形的一边过长,那样会降低工作效率。
U形:
这种配置的工作区有两个转角,它的功能与L形大致相同,甚至更方便。U形配置时,工作线可与其他空间的交通线完全分开,不受干扰。这种空间结构的厨房最好将水槽置于U形的底部,将配餐区和烹调区分设在两翼,使工作三角形成正三角。U形两边的间距应在1.2米至1.5米之间。
走廊形:
将工作区沿两边墙平行布置,前台后柜两端为开放式的,各司其责。这种配置工作三角形不易安排,在工作中心的分配上常将清洗和配餐中心组合在一边,将烹调中心安置在另一边。这种空间结构的厨房可容纳几个人同时操作,但分开的两个工作区会给操作带来不便。
岛形
即是厨房中间摆置一个独立的料理台或工作台,家人和朋友可在料理台上共同准备餐点或闲话家常,由于厨房多了一个料理台,所以岛形厨房需要较大的空间。它适合面积15平方米以上。在别墅厨房中使用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