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庭因此而产生矛盾。有些年轻父母希望用新式育儿方法抚育、教育孩子,有些老年人却对此看不惯,总觉得自己养育了好几个孩子,带个孙子还会没有资格?
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大多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年轻人教孩子知识,给孩子买东西,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大多会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处,会着眼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准备。而老年人在面对孙辈的时候,往往以经验为主。
专家点评: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把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归结到祖辈们身上,但比较而言,祖辈们的确更容易靠经验带孩子。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祖辈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识面较窄,接受的又是几十年前的教育。时至今日,不少人学习新知识较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之前。而且,祖辈人由于带过几个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米都多”。因此,“经验”与“科学”发生冲突就是必然的了。
教育上的“脱代”
老年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把一些比较旧的思想观念传播给孙辈,给孩子带来认识上的误区。同时,一些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在与孙辈的亲密接触中,祖辈们的世界观无意中会隔代传播,以至增加了儿童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接受难度。同时,老人的思想意识也相对陈旧和固执,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孙辈接受新的知识会起负面效应。
专家点评:
祖辈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多年以前,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某些差异。时至今日,一些老年人不愿意接受新式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和这样的老年人呆在一起,容易导致教育上的“脱代”。
方法是观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祖辈们往往只知道爱孩子,而忘记了对孩子的教育应讲究方法。于是,凡是孩子爱吃的东西,都留给孩子,大人都不吃;当孩子摔倒了,爷爷奶奶会埋怨地不平;孩子忘记带书本了,祖辈们会责怪自己“老糊涂了”;当孩子惹了祸以后,祖辈们往往自己把责任承担下来。其实,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那么,孩子该怎样来教育呢?那是要孩子的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共同探讨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