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生物讯: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研究。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干细胞疗法的“明星成员”,也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目前,世界上批准上市的干细胞药物大多是间充质干细胞。

随着让瘫痪患者重新站起来、帮助不孕家庭实现生育梦想、让罕见病患者重新焕发活力等等突破性治疗成果的不断输出,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间充质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已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所证实,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关注这种治疗方法。
那么干细胞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
2019年1月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发表文章:间充质干细胞(骨髓、脂肪、脐带或胎盘来源)无论来源于自体或者是异体,在动物和人体临床研究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未发生与移植相关的肿瘤形成,未发生移植相关死亡。以往有关间充质干细胞的问题都是由于技术原因和应用不当造成的,而不是细胞本身的问题。

这项研究使大众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有了新的认识。
事实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已经在先前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2012年,在《PLoS One》的数据显示,缺血性中风、克罗恩病、心肌病、心肌梗死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研究人员分析了1012名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涉及上述五种疾病),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急性毒性、器官系统并发症、感染或恶性肿瘤等。

此外,2018年《干细胞转化医学》(Stem Cell Translation Medicine)的数据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是安全的。这次研究重点是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力衰竭。对23项临床研究1148例患者的资料分析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总体疗效是肯定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安全的。

以上列举的都是数据统计相关的结论。事实上,在许多已发表的临床研究中,有关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性的数据并不缺乏。
例如,2018年《干细胞报告》(Stem Cell Reports)发表了我国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耐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长期随访结果。结论是: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安全的,可以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带来长期的临床缓解。具体来说,81名患者参与了这项研究。在5年的随访中,22例患者获得完全临床缓解,6例患者出现部分临床缓解。
据世界上最大的临床试验注册系统Clinical Trials(临床试验)统计,目前全球9000余项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相关的临床试验已经注册。随着更多数据的输出,相信人们会对这种疗法的安全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会推动更多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进入临床,让患者得到治疗!
案例内容来源网络,由山东省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奥克生物)整理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