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南内陆城市的米线爱上了沿海地区的花甲,就成就了现在成都大街小巷、学校商场的美食IP锡!纸!花!甲!米!线!没有碗,锡纸就是碗工匠的精神,独特的烹调方法,塑造了这份难得的美味。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真滋味锡纸花甲米线。
锡纸花甲米线和普通米线比起来,到底多了什么玄妙呢?
这一碗花甲其实没有“碗”,因为它是用锡纸包裹起来的,用锡纸煮,也用锡纸吃。把一张长宽45厘米的锡纸折成碗的形状,厚度是25微米。对角处一定要严丝合缝,造型要口大底小,否则汤汁华丽丽地从缝隙间撒出来。
锡纸做容器,能够将里面的热量充分锁住。让花甲肉的胶原蛋白,香菇的鲜香,底料的辣香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米线中,同时把香味紧紧地裹住。
高汤配料,香度与辣度的最佳配比
高汤是土鸡汤,是要熬煮很久才可以用的好汤。汤色是茶色,没有油斑,自带浓香。对于吃货们来说,光是这碗汤,就足以让你神魂颠倒。
底料是秘制酱料,闻起来超级香辣,是那种一闻就真的会生津的那种香辣。一碗米线配两大勺酱料,酱料和汤的比例老板娘试验了很多次,最终摸索出了辣度和香度的最佳配比。
底料配好后,将香菇、西红柿、海带、葱姜放入碗中打底。待汤汁再次煮开,色泽红艳的汤料咕噜噜地冒泡,就该轮到主角登场了。
你没看错,花甲个头大到让你怀疑人生!不只是壳大,每一颗花甲肉都饱满无比。因为前期泡水、冲洗很多遍,花甲早就吐沙完毕,干干净净地躺在菜篮里等待与汤汁的邂逅了。海鲜都是从沿海发过来的,为了保证食材新鲜,他们拒绝囤货和大量冻货。在准备开煮前,甚至有好多花甲是活的。想到之前吃过的劣质花甲,肉脱壳严重,这种选材不得不说是业界良心。
下好蔬菜、海鲜后就直接上电磁炉大火煮,然后倒入米线,关火时加豆腐片。大功告成后,把锡纸裹在一起,从厨房端到餐桌。在上菜前最后十几秒的时间里,锡纸内的所有食材在进行最后的化妆准备。
打开锡纸的那一瞬间~要想爽!先喝汤!打开锡纸以后,先把米线匀一部分到小碗里备凉。然后就是喝汤。土鸡高汤配上花甲海鲜蔬菜,鲜到让你忘记自己是谁。米线在封闭熬制之后变得软糯而有嚼劲,花甲、基围虾等海鲜在高汤里释放出营养美味,抚平了一直跳动不安的味蕾。
花甲米线不仅仅味道好,还有滋补的功效。在中医看来,花甲具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益精润脏的作用。所以花甲米线不仅仅是可以满足吃货们味蕾的美食,更是滋补养生的好选择。
能够在真滋味锡纸花甲米线感受一碗锡纸花甲米线的制作全过程,不由得感叹道,米线平淡无奇,但能包罗万象,并在碰撞与包容中成就不同的美食。吃货们对于外来美食的认可,对于本地味道的追求,正体现在锡纸花甲米线的这份包容里。这是平凡的生活,也是最真实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