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召开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给已试点4年多的中国低空空域开放,再次打开了一扇亮窗。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此次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昨日(11月24日),参加了上述会议的中航协通用航空委员会总干事王霞对《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表示,会议除确定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以及海南岛、长春等10个飞行管制分区进行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之外,备受关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以下简称《航空法》)也已经列入国家立法计划。
王霞还对记者表示,预计《航空法》最快在2015年底或2016年初出台。她同时指出,1000米下的低空空域在2015年全面推开后,届时开放的低空空域应该不止10个,并且下一步还会在一些空域不是很繁忙和军管冲突不严重的3000米区域进一步低空开放,这将为通用航空带来更加巨大的经济效益。
3000米空域有望加速开放/
上述会议确定,在海南岛、长春、广州、唐山、西安、青岛、杭州、宁波、昆明、重庆飞行管制分区进行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力争2015年在全国推开。这意味着,我国自明年起将允许私人飞机使用1000米以下空域,不必得到军方的批准。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通用航空机队在册总数为1654架(具),比上年增长23.2%。不过,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年初从业内获得的2014最新 《中国大陆地区通航企业实力报告》显示,这些通航飞机分布排行前十的分别为四川、广东、北京、黑龙江、湖北、陕西、上海、山东、新疆、天津。
由此可见,此次1000米以下空域资源率先开放的10个区域,并未完全覆盖通用飞机分布最多的前十大地区,目前仅占到3个。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试点推广还有更大的开放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