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老板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员工做事没有激情,三分钟热度。就盲目的给员工灌输各种“心灵鸡汤”,但员工喝完这“汤”后,还是“三分钟热度”。怎么办?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老板。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从根上去找原因,而不是盲目的治标不治本。
第一,公司氛围所致。很多公司的员工做事都会在老板的紧盯之下进行,老板一旦不盯,员工很快就松懈下来了,但作为老板,不可能什么事都去老盯着吧。所以很多老板就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元老级员工来盯,殊不知这元老级员工本身就是“三分钟热度”,导致被他盯的员工也都成为这样,而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三分钟热度”的氛围;
第二,被公司管理机制逼的。很多公司都制定得有各种的管理机制,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不给力,常常开后门,这就给了员工很大的空子钻,时间长了,员工知道了你的这一套,你还能指望他能持续卖力工作吗?关键是一旦讲感情开后门,就无法再收住,否则会造成员工哀声道怨,让其更没有想工作的心;
第三,老板害怕。现在很多老板怕员工离开,怕招不到合适的人员,就把员工的月工资定为当地的中等水平,而这个水平基本能满足他们吃饱穿暖,在这种小富即安的状态下,就慢慢的抹杀了很多员工进入公司的初衷,使他们慢慢的没了做事的激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有“三分钟热度”已很不错了;这就是我们经销商常说的:“他们工资也不低呀,为啥就看不到他们做事有激情呢?”长此下去,就会使你的员工在公司混日子,都变为“庸才”,他们的状态也就如牙膏一样,要老板挤才有;试问,这样下去你公司将如何发展?
要避免这些原因,首先要做到“严”,即重新制定公司的各种管理机制。其中《员工行为规范及基本准则》、《员工薪资考核体系》、《员工晋升与淘汰机制》、《员工激励方案》等必须要有,并需严格去监管与执行。如果老板没那个精力去执行,或者碍于情面无法执行,那就指派个专人去监督,一旦有违反,严格按制度办;要把这“严”的一面做到无情面可讲,无空子可钻。
其次,也要有“宽”的一面,即给员工加三样“助燃剂”。第一,得给员工加“柴”,这个“柴”就是钱。这就必须要有一套按绩效考核的《员工薪资考核体系》,让能做事、敢创新的员工收获更多,让那些在公司“混”的人直接淘汰;同时,还要建立《员工晋升与淘汰机制》、《员工激励方案》等,给能做事的员工一个好的平台,给对公司有贡献的员工各种奖励等。这种方法可以使“三分钟热度”持续一阵子;第二,得给员工加“油”,这个“油”就是对其欲望的满足。要知道,人都是有欲望的,且每个人的欲望是不一样的;而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要了解每个员工的欲望是什么,至少要了解到其短期的欲望是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比如,有个员工很想有想有辆自己的车,那么就可以为其量身制定一套激励:1、完成今年任务就为其配辆车,但只有使用权;2、为公司创造出什么价值(单项目为基数)可以给其报销多少油费;3、在公司干满多长时间,车就属于你个人所有。试想,这样你还怕员工离开吗?还怕员工“混”吗?当然,这样也只能使员工的“三分钟热度”再持续一段时间而已;第三,得给员工加“炭”,这个“炭”就是精神层面。就是要让员工自身有存在感、成就感、幸福感。而要满足员工这方面的需求就需要领导者用心去与员工交流了,要多去关心员工及家人。比如,某个员工父亲生病住院,公司领导层知道后,第一时间到医院去探望;再如,某员工对公司某个大型项目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除了物质奖励与全公司公开表扬外,还可以为其全家安排一次旅行等;到这一层面,相信你的员工会把公司真正当成自己的,会与老板一起共进退。所谓的“三分钟热度”也就随之变为“持续燃烧”了。
以上这些就是小编介绍的关于如何避免员工做事“三分钟热度”的问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