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作为2011年成立的白酒品牌,近年来的发展大家都有目共睹,随着江小白这款白酒的爆红,也涌现出很多江小白代理商,对于现在的形势来说,江小白俨然已经成为白酒中的“网红”产品了,下面跟着食品代理网的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江小白是如何成为“网红”白酒的吧。
江小白,是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旗下江记酒庄酿造生产的一种自然发酵并蒸馏的高粱酒品牌。江小白致力于传统重庆高粱酒的老味新生,以“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为品牌理念,坚守“简单包装、精制佳酿”的反奢侈主义产品理念,坚持“简单纯粹,特立独行”的品牌精神,以持续打造“我是江小白”品牌IP与用户进行互动沟通,持续推动中国传统美酒佳酿品牌的时尚化和市场国际化。
江小白:四小场景
江小白近几年在白酒界备受争议。一方面,白酒界承认江小白的成功,但相当多的白酒人又质疑它的产品。
其实,江小白的产品恰恰是符合场景逻辑的。江小白发现了新生代的消费场景:小聚、小饮、小时刻,小心情。江小白称之为 “四小场景”。
江小白提供的是新生代场景解决方案,不是大众白酒。既然目标对象是新生代,就要以新生代的标准评价,而不是由那些其它 “窜场景” 的白酒消费者评价。
对比一下。
传统白酒的场景:老酒友;酒是社交主角;酒体趋向复杂
江小白场景:90 后;“四小” 场景;酒体简单、纯粹;酒是配角
有人更形象地对比两者的场景:海喝 VS 嗨喝。
白酒:场景多元
刚进入职场的小白,都可以称为新生代。但 90 后作为新生代很特别。
以往的新生代,在进入职场前是叛逆的。一旦进入职场,因为没有话语权,很快就被同化了。
90 后进入职场时,大量互联网创业公司兴起,90 后在这类公司扎堆,传统人反而是少数。
90 后扎堆的公司,新生代消费特征就没有被同化。作为一个群体,显示出消费的独立体。所以,中国面临的消费环境,既有传统消费者的升级,也有独特标签的新生代。
因为整体没有被同化,所以 90 后对传统白酒有排斥倾向,甚至有人认为他们可能成为不喝酒的一代。
除了推出面向新生代消费场景的产品外,江小白甚至更进一步,推出【混饮】方式。混饮更容易为新生代所接受,特别是混饮非常好玩,有传播性,比如在抖音上传播。
混饮成为一个新场景。
由此,我们可以演化一个白酒消费的场景变化:
酒精饮料(RIO)→混饮→江小白(入门酒)→常态白酒→酱香白酒
因为酱香白酒的酒体最复杂,所以,成熟消费者最后会走向酱香。
从上述白酒场景变迁看,江小白其实是在为中国白酒培养后备军。
江小白:产品逻辑
江小白的每款产品,都有对应的消费场景。
100ml 的白酒,适合四小场景,一人一瓶,不劝酒。
750ml 的 “三五挚友”,适合三五好友共饮一瓶。
2000ml 的 “拾人饮” 则是定制的【团建酒】。互联网企业搞团队建设,也爱饮酒。毕竟饮酒后能敞开心 ,宣泄情绪。
“拾人饮” 甚至进一步细分场景,分为召唤、齐心、必胜、庆祝时刻。分别对应一年中团建的不同场景。
不得不说,江小白的产品定位很新颖,针对的消费人群也与其他白酒品牌不同,随着时间的发酵,江小白“简单纯粹”的品牌形象已经演变为具备自传播能力的文化IP,越来越多人愿意借“江小白”来抒发和表达自己,对于这个复杂的世界而言,或许人人都是江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