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藏身广州骑楼下的手工水饺作坊,竟在短短13年间蜕变为坐拥4000余家门店的中式面点帝国?袁记食品集团以"现包现煮"为支点,撬动起覆盖全国161个大中城市的产业版图,用全产业链布局重新定义行业标准,成为中式传统美食现代化转型的标杆样本。

图片来源于袁记云饺
集团构建的"研发-生产-配送"三位一体体系堪称行业典范。六大区域运营中心精准把控市场脉搏,五大现代化工厂实现日均百万量级产能,九大仓储中心编织起覆盖全国的冷链网络。这套耗时五年打造的智能系统,不仅让4000家门店实现"24小时鲜饺直达",更带动17200名从业者共享产业红利。在杭州运营中心,智能调度系统可实时监控全国门店库存,将损耗率控制在行业平均水平的1/3。
面对消费升级浪潮,袁记云饺祭出"传统工艺+科技赋能"组合拳。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联合研发的纳米级保鲜技术,可使生饺在常温下延长48小时保质期而不失风味,该技术将于第三季度全面应用于门店。健康化转型同样亮眼:新推出的荞麦素三鲜系列含脂量较传统产品降低60%,上市首月即创下单店日销2000份的纪录。

图片来源于袁记云饺
近日启动的"绿色供应链升级计划"引发行业震动。集团与内蒙古非转基因油菜籽基地、山东有机蔬菜合作社等23家生态农场签订直供协议,从源头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透明厨房2.0"系统的试点应用——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饺子从和面到包装的全流程监控,温度、湿度等12项关键指标实时上链存证。这种"可视化信任"模式,正在重塑餐饮业的品质认知标准。
从珠江畔到黄浦江,从巴蜀地到京津冀,袁记云饺的扩张轨迹印证着中式快餐的现代化可能。当行业还在纠结"手工与效率"的二元对立时,这家企业已通过标准化体系与柔性生产的平衡,走出第三条发展路径。正如其创始人所言:"我们卖的不仅是饺子,更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当代诠释。"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或许正在改写中国餐饮业的竞争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