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渝味火锅作为重庆火锅的代表登上荧屏,那一锅翻腾的红汤令无数吃货心驰神往。节目中,渝味晓宇火锅创始人张平通宵达旦炒制底料的辛劳,以及他与妻子质朴真诚的笑容,深深印在观众心中——那是普通重庆夫妻用坚持与汗水换来的成功印记。
节目播出后,晓宇火锅迅速走红全国,仿冒门店也随之出现。为保护品牌,2014年8月21日,晓宇火锅正式更名为“渝味晓宇”火锅,商标“渝味晓宇”由创始人张平本人注册持有。2015年底,公司名称变更为“重庆晓宇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如今,渝味晓宇已在全国拥有上百家直营与加盟门店,成为成长势头强劲的中式火锅连锁品牌。然而,张平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奋斗历程。

八个月耗尽14年积蓄
1994年,年仅二十多岁的电车售票员张平遭遇下岗。彼时重庆餐饮业尚不发达,加之山城地形复杂,住在高处的居民外出就餐极为不便。受邻居一句“你要是开个麻辣烫,我们就不用出门吃了”的启发,张平与妻子开始在晚上经营麻辣烫。
不久后,他租下一间屋子,摆上七八张桌子,将麻辣烫升级为火锅,全天候营业——午市、晚市加宵夜,并以妻子名字的谐音命名店铺,“晓宇火锅”由此诞生。这家开在枇杷山的小店,默默服务街坊邻里14年,不温不火。只有初中文化的张平从未想过连锁扩张,更别说走出枇杷山,他只求安稳度日。
2008年底,一位在北京的同学打来电话,邀请他北上合伙开火锅店。一直安于现状的张平,内心其实藏着不甘平凡的念头。面对触手可及的机会,他决定放手一搏:“那时我三十多岁,妻子来自农村,总想着靠双手改变命运。”
于是,他卖掉经营14年的枇杷山门店,带着十多万元积蓄奔赴北京。2009年初,火锅店开张,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选址不当、人均消费偏低,加上北京夏季火锅淡季来得早,门店经营举步维艰。
为了维持生计,张平尝试卤菜、早餐等各种营生,“只要能赚钱就去做”,却始终无法扭转颓势。短短8个月,他耗尽了14年积攒的全部家当,最终黯然返回重庆。事实上,早在1995年,下岗职工张平与妻子熊孝禹就在重庆枇杷山正街开设了一家麻辣烫,后发展为仅有四张桌子的晓宇火锅。

孤注一掷只为还债
回到重庆的张平几乎一无所有,仅剩一套早年购置的房产。他萌生卖房再创业的念头,但岳父坚决反对。最终,老人四处奔走,帮张平筹措了七八万元,低价赎回了原来的店铺。张平深知,这可能是他最后的机会。
2009年9月,晓宇火锅重新开业。这一次,张平的心态彻底转变。北京8个月的失败经历,如同一堂昂贵的实战课,让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眼界狭窄:“以前就像井底之蛙,连重庆都没看全,更别说全国了。”
他开始反思失败根源,发现核心问题在于口味。过去为节省成本,使用劣质花椒等原料,导致锅底发苦。如今身无分文,他索性孤注一掷,将仅有的资金全部投入优质食材——“辣椒、花椒、牛油,全都用最好的,反正就这一搏了。”
他每天凌晨打烊后通宵炒料,直至天亮;妻子则清晨奔赴市场采购新鲜菜品。听说泸州毛肚品质上乘,他立即托人发货,亲自取回。“只要有人推荐好食材,我立马去找,不再计较成本,只求品质。”
令人惊喜的是,这次背水一战竟大获成功。重开首日营业额突破2000元,首月营收达六万余元——这在过去需一年半载才能实现。生意日渐红火,但张平心中所想,仍是尽快还清债务,而非扩张品牌。

随着成都合作门店的火爆,晓宇在川渝地区声名鹊起,也吸引了《舌尖上的中国2》摄制组的关注。节目组正是被张平夫妇跌宕起伏的草根创业故事打动,最终在节目中呈现了1分58秒的镜头。虽无品牌露出,但观众迅速认出——这就是枇杷山上的晓宇火锅。
2014年,晓宇重开第五年,店门口排起长队,连附近唯一车库租金都随之上涨。每天下午三四点,卖凉糕的小贩便聚集于此,5元一碗,一晚能卖出七八十份。为避免扰民,张平常在午夜主动限流歇业。
缺乏加盟体系,品牌险遭毁损
名气带来大量加盟意向,“有人堵在店里,不谈条件,非要加盟,拦都拦不住。”性格温和的张平拗不过热情加盟商,在毫无加盟体系、管理机制和供应链支持的情况下,无奈开放加盟。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接到二三十个加盟电话,加盟经理一周飞行里程高达八万公里,2015年一年开出60多家加盟店。
然而,爆红来得太快,张平毫无准备。初期加盟管理混乱,“当时根本不懂品牌维护”“连供应链是什么都不知道”“只要交钱就能干”。各地加盟店品质参差,口碑迅速下滑,“晓宇上《舌尖》名不副实”的质疑声传入张平耳中,他意识到:若不及时止损,多年心血将毁于一旦。
他开始主动学习餐饮连锁运营,引入专业团队,并在重庆招募火锅行业管理人才。对加盟商,他不再顾及情面:“若只图利润不顾品牌,坚决不合作。”

同时,渝味晓宇强制加盟店接入统一管理系统,总部可实时监控每日营收、菜品销售及底料使用情况,杜绝私自更换原料的行为。张平直言:“必须能‘锁得住’。”制度实施后,已有加盟商因擅自更换底料被直接关停。
在品牌标识方面,因原“晓宇”商标已被注册,所有门店统一更名为“渝味晓宇”。面对层出不穷的山寨店,张平巧妙利用《舌尖》背书,在每家门店显著位置标注“《舌尖上的中国》推荐品牌”。有人笑称他把《舌尖》用到极致,他却回应:“你能仿名字,但你没上过《舌尖》,这就是我们的打假利器。”
如今,渝味晓宇已建立起完善的加盟、管理、培训及供应链体系,以每年约40家新店的速度稳健扩张,门店存活率高达90%,跻身火锅品牌第一梯队。张平的未来目标是:3至5年内拥有20家直营店和300家加盟店。
张平的成功,既有运气,更离不开坚持。若非当年鼓起勇气北上闯荡,他或许一生只在小巷经营麻辣烫。8个月败光积蓄并未击垮他,反而点燃了他对火锅品质的执着。很多时候,成功只差那最后一下坚持。张平用平凡的人生,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创业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