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数不胜数,但真正从老字号起步并成功扩张的却凤毛麟角。四十九丸子汤正是这样一家深受欢迎的新疆老字号餐饮品牌。创始人王军青坚持传统工艺,带领四十九丸子汤走出新疆,目前已在内地布局4家门店,并拥有6家直营店与180余家加盟店。
在众多传统餐饮品牌中,能迅速拓展至近200家门店的实属罕见。面对加盟品质把控、规模扩张带来的不确定性等挑战,四十九丸子汤掌门人王军青却以“胆识”二字从容应对。这份胆识的背后,既有科学严谨的运营体系,也饱含着他希望将新疆传统美食发扬光大的初心。
老字号创业记:新疆四十九丸子汤门店突破两百家
距离10月底乌鲁木齐美食节落幕已过去一个月,但展位前人潮涌动的场景仍让王军青记忆犹新。“没想到反响如此热烈。”在老字号展区,四十九丸子汤的厨师现场制作牛肉丸子和油塔子,市民排起长队只为尝一口地道风味。短短四天,售出牛肉丸子约300公斤(近两万个),油塔子也卖出上万个。这种透明化的现场制作方式,不仅展示了传统工艺,也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放心。

专注口味铸就老字号口碑
这份被食客铭记于心的美味,源于王军青自1986年起的坚守。他与妻子马琴最初在312国道乌伊公路49公里处(昌吉市榆树沟乡)开设小饭馆,“四十九丸子汤”由此得名。起初,店里菜品多样,但顾客对丸子汤和大牛骨情有独钟,尤其长途司机常以此解乏充饥。久而久之,王军青决定聚焦核心产品,专营丸子汤与牛骨。
此后,他潜心钻研制作工艺,不仅向长辈和行家请教,还驱车数百公里实地考察。1996年,正式注册“四十九丸子汤”商标,品牌由此确立。为追求极致口感,夫妇二人反复试验,仅锅底就倒掉上百公斤,原材料损耗超50公斤。
在试制油塔子时,他们自建小灶,在通风不良的厨房里一待就是一整天,曾多次因轻微煤气中毒而踉跄冲出,倒在雪地呕吐后稍作恢复又重返灶台。如今,四十九丸子汤的牛骨汤融合多种草药与调料,汤色清亮、滋味醇厚;油塔子则洁白如雪、层次分明、香而不腻。2004年,品牌进军乌鲁木齐,凭借地道风味迅速打开市场,同年6月在月明楼开出首家加盟店,自此开启规模化发展之路。
加盟扩张不忘品质管控
“中央厨房”是王军青实现标准化扩张的关键。丸子、牛骨汤等核心产品由中央厨房统一生产、集中配送,确保全国门店口味一致。他曾接到老顾客反馈:“某加盟店味道不对,是不是假的?”经核查,该店确为正规加盟,工艺与配料均合规。此事让他意识到,新店不仅需品质过硬,还需时间赢得顾客信任。
王军青深知,一家加盟店的口碑直接影响整个品牌。因此,公司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并设立“退出机制”:凡出现偷工减料、经营懈怠等问题的门店,将被清退。2014至2015年,公司对加盟店进行系统整顿,表现优异者享加盟费优惠。如今,四十九丸子汤在新疆家喻户晓,在内地也广受好评。2012年进入西安市场,目前在内地设有4家门店(西安3家、山东1家),全国直营店6家,特许加盟店超180家。

揭秘:地道新疆风味源于严选食材
在新疆回族传统饮食中,丸子汤地位显赫,而四十九丸子汤作为行业领军者,自有其独到之处。品牌采用企业化运营模式,丸子、汤底、油塔子及配菜均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确保各地食客体验一致。统一生产不仅提升效率,更便于严格把控原料品质。
牛骨汤选用新鲜牛骨,经慢火长时间熬煮,并加入多种草药与香料,充分释放骨髓精华,汤色浓郁、营养丰富,兼具补钙功效。丸子则精选巴口香排酸牛肉,搭配冻豆腐、阿魏菇、薄牛肉片、粉条、菠菜等十余种食材,荤素搭配、香气扑鼻。油塔子形如宝塔,面薄层多,传统做法多用羊油或牛油,而四十九丸子汤创新采用清油与牛油对半配比,成品洁白松软、油润不腻,老少皆宜。
敬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管理近200家门店,除产品标准化外,人才亦是关键。王军青认为,制度只能约束行为,唯有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才能真正提升服务品质。“我们珍视敬业的人,因为他们能在岗位上持续创造价值,并带动团队共同进步。反之,即便能力出众,若缺乏责任心,反而会破坏企业文化。”
老字号承载着对传统美食的执着与坚守。正是这份自信,赋予王军青将四十九丸子汤推向全国的勇气。丸子本身适合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再经门店简单复热即可上桌,天然具备加盟扩张优势。总部为加盟商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严控品质,确保品牌历久弥新。这些经验,正是王军青创业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