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面包房即将全面关闭门店,初代烘焙品牌正集体退出市场。

历经40年风雨,巅峰时期门店超80家,如今这家老牌烘焙品牌悄然退场。
10月26日,“静安面包房所有门店即将关闭”的消息在社交平台迅速发酵,有网友晒出门店张贴的停业通知。
当时,静安面包房客服向《新民晚报》表示,直营门店仍在正常营业,公司整体运营未受影响。
据大众点评数据显示,静安面包房在上海曾有30余家门店,目前仅有4家标注为“暂停营业”或“歇业关闭”。但红餐网实地核实发现,实际仍在营业的门店寥寥无几,且可售商品极为有限。
此外,红餐网还注意到,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已发布公告,静安面包房的母公司正式向法院提交破产清算申请。
这意味着,这家扎根上海四十年的老字号品牌或将彻底告别市场。
30余家门店集中停业,母公司申请破产清算
若以当下标准回看,静安面包房当年的火爆程度,堪称上海初代“网红”烘焙代表。
1985年,静安面包房在华山路静安宾馆旁开业,由上海静安宾馆与香港三隆行合资创办,是上海首家法式中外合资面包房。
其法棍一度成为上海市民追逐的“潮流单品”,售价5角2分,还需额外支付2两粮票。时隔四十年,不少人仍对当年排队抢购法棍的场景记忆犹新——街头巷尾,人们手提或车挂法棍,构成了华山路一道独特风景。

△图片来源:静安面包房官方公众号
此后,锦江国际集团分别于1996年和2004年收购了香港三隆行及静安宾馆,静安面包房由此成为锦江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静安面包房迎来35周年庆,门店数量达到历史峰值83家,并曾计划年底突破百家。
然而,这一目标最终未能实现。
近两年,静安面包房门店持续缩减。据其官方公众号信息,截至2024年9月28日,门店数量为35家。
而就在近日,这30多家门店几乎同步停止营业。
10月25日晚,静安面包房官方微信发布通知称,消费者持有的有效卡券除可在仍在营业的门店使用外,还可于红房子西饼坊、老大昌等7家指定门店兑换。

△图片来源:静安面包房官方公众号
“货进不来,库存也清空了,已经关门了。”一位门店员工透露,10月26日突然接到停业通知,目前多数员工处于待岗状态,后续安排尚不明确。
10月26日尚在营业的万航渡路店,次日已闭门谢客。店员表示,货架已清空,无商品可售,顾客未使用的卡券可前往指定门店处理。
极少数仍在营业的门店,也仅剩少量商品。
大木桥店店员告诉红餐网,门店当天仍开放,但仅剩部分饮料和小饼干,售罄即闭店。顾客仍可使用代金券或卡券,但若持大额券,建议前往其他门店兑换。
此前,上海静安面包房有限公司客服曾回应《新民晚报》称:“直营门店正常营业,公司整体经营无异常,仅部分区域门店进行经营调整。”
但10月27日,红餐网多次拨打公告所留电话,均无人接听。
与此同时,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告显示,母公司上海锦江资本有限公司以静安面包房“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偿债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相关法律程序已于2025年10月21日正式启动。

△图片来源: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关店潮席卷,初代烘焙品牌集体陷入困境
静安面包房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多个曾风靡一时的初代烘焙品牌纷纷陷入经营危机:
10月初,85度C宣布调整中国大陆市场策略,计划关闭盈利持续不佳的区域门店,全年关店数量将超40家。
8月,浙江瑞安本土烘焙连锁“烘派世家”因市场环境恶化与资金压力,宣布8月1日起全面闭店。大众点评显示,其最后5家门店均已停业。
7月,福建知名烘焙品牌“向阳优焙”在泉州的20余家门店同步关闭,总部人去楼空,并被曝拖欠房租及水电费用。
同月,“法国国宝级”烘焙品牌Gontran Cherrier关闭了其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
也是7月,曾为网红代表的面包新语在成都的11家门店集体停业,官方解释为加盟授权到期。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该品牌近四年门店净减少179家。
6月,曾获千万美元融资的杭州连锁品牌欢牛蛋糕屋发布《致消费者的告别公告》,称因成本飙升、竞争加剧及内部管理问题,不到一周内近60家门店全部关闭。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曾拥有超千家门店的老牌烘焙品牌克里斯汀,去年底退市后,今年4月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如今已彻底消失于市场。
这些初代烘焙品牌的集体退场,折射出当前市场环境、消费偏好与品牌运营逻辑的深刻变革。
烘焙品类本身具有“新、奇、特”的消费属性,消费者热衷追逐如黄油年糕、奶皮子蛋糕等不断更迭的网红产品,这对品牌的创新速度与市场反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然而,许多老牌烘焙品牌在产品迭代、视觉形象、情绪价值营造等方面明显滞后,难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从行业整体看,烘焙市场仍在扩张。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烘焙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2%,达1105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1160亿元。
但《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5》指出,2024年烘焙品牌闭店率达34.2%,即每三家中就有一家关门;与此同时,新店开张率高达37%。可见,这一千亿级市场正经历剧烈洗牌与结构重塑。
在新旧交替中,唯有真正理解年轻消费者、紧跟时代趋势的品牌,方能在激烈竞争中持续生存。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飞飞;编辑:方圆。本文封面图来源:静安面包房大众点评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