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美剧《破产姐妹》中两位女主角最终携手创业、以cupcake纸杯蛋糕打开市场一样,在杭州也有一家凭借高颜值纸杯蛋糕走红的品牌——胖仙女。自2014年创立以来,胖仙女已完成两轮融资,并随之进行了两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转型。品牌紧抓“颜值经济”风口,目标是成为“所在城市最具人气的自拍打卡地”。
从最初仅10平米左右的迷你门店,扩展到如今80平米以上的体验空间;从专注单一cupcake品类的网红甜品店,升级为聚焦女性消费场景的复合式平台;从仅服务下午茶时段,转型为提供全天候健康餐饮的轻食空间。自2014年面世至今,胖仙女已完成两轮融资,并借此推动了两次关键性的战略升级。品牌始终紧扣“颜值经济”趋势,力求打造高辨识度的视觉体验,成为城市中的热门自拍目的地。
	 
 
从网红品牌看细分赛道
在当前餐饮市场中,“甜品”仍属新兴细分领域。而胖仙女正是最早一批切入该赛道的品牌之一。创始人曹玲对此表示:“新兴意味着需要教育市场,这需要时间和耐心。作为早期入局者,最难的是坚持。但一旦在细分品类中建立起领导地位,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可观。”
胖仙女之所以能够摆脱多数网红品牌“昙花一现”的宿命,关键在于其清晰的品牌定位与高度标签化的产品形象。曹玲指出:“我们从一开始就精准锁定爱美的女性客群,产品设计、门店风格乃至整体视觉体系,始终围绕‘高颜值’展开。这不仅是我们的差异化优势,也是吸引目标用户的核心要素。”
“虽然最初靠网红单品打开市场,但仅凭一个品类、八种口味,难以支撑品牌的长期发展和影响力构建。” 除了持续强化“颜值经济”这一核心标签,曹玲坦言,两次战略调整也源于对单品生命周期有限性的清醒认知。
	 
 
2015年,胖仙女获得天使轮融资,2016年完成A轮融资
曹玲介绍,两轮融资所得主要用于品牌体系升级、供应链标准化建设、数字化系统迭代以及核心团队搭建。资本注入后,胖仙女在战略层面作出重大调整:“融资前,我们主打网红单品,门店面积仅8-10平米。首轮融资后,在投资人建议下,我们意识到单品模式的局限性,开始拓展产品线,并将门店升级为50-80平米的体验空间。第二轮融资后,我们进一步引入国际餐饮理念,将品牌从下午茶场景转型为提供健康餐食的全日餐厅。”
资本不仅为胖仙女带来扩张动能,也提供了战略视角。但曹玲强调,资本是一把双刃剑,需理性对待:“资金带来推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业绩压力。我们必须在商业规则与品牌初心之间找到平衡。我的原则是:先回归商业本质,再谈情怀。”
	 
 
面对日益激烈的烘焙市场竞争,胖仙女凭借独特优势构筑护城河:除持续强化“高颜值”标签外,品牌高度重视私域流量运营,尤其在微信群与微信客服号的精细化管理上投入大量精力,以深化与消费者的互动与连接。
据悉,胖仙女计划在春节后启动新一轮融资。当前阶段,品牌正着力扩大区域布局,实施“插旗占位”策略。若融资顺利,下一步将重点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以支撑门店规模扩张后的高效运营与标准化管理。
胖仙女对自身发展抱有信心,但这份信心建立在扎实运营的基础上。品牌坚持“先做精,再做大”的逻辑,在加速拓店的同时,对选址有明确规划:优先扎根江浙沪地区,逐步向华南市场延伸。鉴于品牌定位偏中高端、客单价较高,选址将聚焦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核心购物中心,确保与目标客群的消费力相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