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寻真味文化品牌创始人美叔:以情感承载文化,用味道传递价值

2025.10.31 19:01红餐网红餐网
寻真味文化品牌创始人美叔,作为深耕文化餐饮领域的实践者与拥有千万粉丝的IP主理人,分享传统风味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的路径与思考。

在《红人面对面》栏目专访中,寻真味文化品牌创始人美叔以文化餐饮践行者和千万级粉丝IP主理人的双重身份,深入探讨了传统风味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价值跃迁——通过数字技术挖掘文化内核、以“美食+文旅”唤醒地域特色、依托“真实IP+专业品牌”完成流量高效转化。

9月23日,由广州市商务局指导,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与红餐网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第34届HCC餐饮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举行。活动期间,寻真味文化品牌创始人美叔接受了《红人面对面》栏目的专访,以下是访谈实录:

01. 本届品牌节主题为“蝶变・跃升”,作为文化餐饮的探索者,您认为传统味道在数字时代实现“蝶变”的关键是什么?

美叔:我认为,传统味道的灵魂在于其背后的地方人文、饮食特色与技艺传承。数字化并非取代这些根基,而是借助视频、直播、小程序等工具,更系统、更生动地呈现其深层价值。

以宁德大黄鱼为例,它的风味与养殖环境密不可分——深海急流、海水盐度等因素直接影响肉质。我们通过镜头记录其生长环境、捕捞过程乃至渔民的技艺细节,让用户不仅“吃得到”,更能“看得见”味道背后的故事。这种认知前置,让线下用餐体验更具情感厚度。

02. “美食+文旅”正成为地域风味复兴的重要推力。在寻真味从线上小程序引流至线下门店的转化链路中,哪些环节最需文化赋能?能否举例说明?

美叔:关键在于“全链路的文化渗透”。首先是线上内容的文化提炼——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地方文化,比如莆田的方言、节庆习俗,这些都是天然的内容素材。通过短视频将这些元素融入美食表达,用户看到的就不仅是菜品,更是背后的生活方式与情感记忆。

其次是线下体验的文化落地。当用户通过小程序找到门店,我们会通过店内布置(如视频展架、方言标识)、服务话术(如菜品文化讲解)强化沉浸感。例如泰宁的本地粉干,我们称之为“经验归巢”,会向食客讲述它与乡土记忆的联结。如此一来,用餐不再是单纯的味觉消费,而是一场文化共鸣,真正实现转化闭环。

03. 您凭借“一物多吃”等系列短视频积累千万粉丝,“专业厨师+家庭场景”的真实人设成为流量核心。在餐饮IP普遍陷入“剧本化”困境的当下,您如何平衡“烟火气”与“专业度”?

美叔:平衡的核心在于“真诚”与“专业根基”。首先必须去剧本化——内容要真实,就像做菜,若食材处理不到位就端上桌,食客一眼就能看穿。我们在内容创作中从不使用刻意编排的台词,即便是参加《一饭封神》这类综艺,也会如实呈现挑战:比如现场厨房条件有限、调料不足,我花了100分钟才完成一道平时70分钟就能做好的菜。这种真实反而让用户觉得可信、可亲。

其次,专业是底线。看似简单的“一物多吃”,实则需提前规划食材逻辑、口味搭配与大众接受度,这正是专业性的体现。

没有专业支撑的烟火气,如同“妈妈的味道虽暖,却偶尔糊锅”;仅有专业而无烟火气,则像“机器出品,精准却冰冷”。理想状态是让用户既感受到家的温度,又认可厨师的专业功底。

04. 从“个人IP流量”迈向“品牌可持续增长”,寻真味如何通过“粉丝故事反哺产品”(如为甘肃粉丝开发“百合12吃”)构建“创始人温度—用户情感—品牌价值”的闭环?

黄斌林:这个案例的本质是“情感联结”。当时我在三明拍摄,一位甘肃粉丝辗转多地,等了我三天四夜,只留下一张铅笔写的联系方式。联系后得知他是百合种植户,希望推广家乡特产。我被他的执着打动,便请他寄来百合,并专门策划了“百合12吃”系列内容。

这不是为了产品而产品,而是从用户需求中挖掘文化价值。通过“百合12吃”,我们不仅展示了甘肃百合的品质,也传递了种植者的匠心,实质上是一种“间接助农”。后续相关产品作为寻真味品牌出品,并非依赖直播带货,而是依靠用户对“百合故事”的认同自然转化。这个闭环的关键,正是“产品承载情感,情感蕴含文化”,而非简单销售商品。

05. 您认为地域美食文化品牌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突破哪些主要瓶颈?

美叔:当前地域美食文化品牌的发展面临三大核心瓶颈:

第一,品牌停留在贴牌层面,缺乏内在价值。不少品牌误以为“做品牌”就是“贴牌卖货”——找代工厂生产,贴上自家标签即可。例如某饮品仅因“口感清甜”便直接贴牌销售,既无自主研发,也未注入文化内涵。这类产品本质是“别人的商品”,缺乏品牌方的投入与真诚,难以建立情感连接。虽可作为初期试水策略,但长期难以为继。

第二,供应链体系薄弱,易引发信任危机。许多IP在带货时因供应链临时搭建、品控缺失而“翻车”。根源在于供应链仅为短期变现服务,缺乏长期建设。例如早期抖音部分IP依赖临时供货,双方仅以利益为导向,忽视质量与可持续运营,一旦出问题,品牌信誉即遭重创。

第三,个人IP难以转化为品牌IP,缺乏持久支撑。我们虽以个人IP起步,但早在2016年就注册了“寻真味”品牌,明确“品牌才是长久之计”;2020年打造的个人IP确实带来了流量红利。但个人IP有天然局限——言行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质疑。关键在于,要将粉丝对“我”的喜爱,逐步转化为对“寻真味”品牌的认同。这需要团队、伙伴乃至整个组织共同承载品牌理念,最终实现从个人IP到品牌IP的跃迁,而这背后,是企业文化的长期沉淀。

寻真味文化品牌创始人美叔:以情感承载文化,用味道传递价值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红餐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商文在线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红餐网

红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