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妈妈的味道”是记忆中最温馨的味道。为我们准备一桌好菜,是妈妈们的日常,也是她们向我们表达爱的方式。 而一荤一素,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省事。为了做好一顿饭,我们还没起床妈妈就已经去菜市场买菜,回家以后的流程更加琐碎:择菜、洗菜、切菜、配菜和炒菜。在早饭结束之后,又是午饭和晚饭……时间这个概念,在妈妈们的生活里被一日三餐给精准切分。 我们的妈妈也本该有自己喜欢的事和生活。她们可能喜欢交友旅游,喜欢逛街看电影,喜欢跳舞听音乐,喜欢种草养花。 很多子女也想帮妈妈从做饭这类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我们曾经给她买过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甚至炒菜机,但妈妈却觉得不方便,还说我们乱花钱。我们也曾经立下无数的flag,每周要帮妈妈做些家务、陪陪她们,但繁忙的工作以及临时的加班,让我们自己都不能按时回家吃饭。 表达对妈妈的爱其实也挺简单,我们可以从给她做一顿饭做起。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我们和三联生活周刊共同发起了“母亲节为妈妈做一顿饭”的主题活动。上线一周这一话题的热度已经超过了4亿,有很多网友跟我们讨论了给妈妈做饭的计划。
我们在活动中呼吁“全年龄段”的孩子都能为妈妈做一顿美食,回馈“各年龄段“的母亲,暂时解放“母亲”,让老人享受生活。 在活动之外,锅圈更希望能践行好“好吃方便还不贵”的理念,能够持续提供平价又落地的家庭吃饭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能用自己的产品,为妈妈们每天省下半个小时做饭的时间,让她们能够真正从厨房的“烟火”中走出来,发现更多的人间烟火,追求自己的精彩。 为了这一目标,锅圈也在持续地努力。 为了探寻地道的食材,锅圈采购团队深入源头产地,上至高海拔深山,下至海上养殖场,不论是内蒙古大草原的羔羊肉卷、辽宁的黄白花小公牛、四川的牛毛肚、云南的泡椒小米辣,还是福建的鲍鱼、广东的白对虾……锅圈的采购人员奔波于全国各个地区,溯源食材产地,实地考察工厂。选择多,所以才更好吃。 我们在过去几年不断地搞“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盖了12个中心仓,再配合上给力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我们工厂生产好的食材,可以在第二天就端上餐桌。新鲜,所以才会有高品质,所以才会更安全。 妈妈不会用线上购物?那也没问题。我们的近万家门店扎根在社区,下楼散步就能买好一整天的食材。离得近,所以才会更方便。 每个家庭里的那张餐桌,不仅让全家人能够聚在一起,也是一次情感、亲情交流的平台,承载着温暖、凝聚着温情、见证着欢乐。正如每年春节,无论在外多远,我们都会回到家中那张熟悉的餐桌,跟自己的父母长辈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充满亲情的年夜饭。中国的亲情与人情,某种程度上,在餐桌上就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感恩母亲、弘扬母爱是中国传统的孝道,而“在家吃饭”也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亲情文化。从家务中“解放”妈妈,让妈妈活出自我,这是中国家庭餐桌文化的传承和延伸,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这个母亲节,你有做过什么样的饭菜给妈妈,或者有什么想对妈妈说的话,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