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中国有着非常浓厚的创业氛围,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对于创业者来说,一线城市创业资源更集中,但竞争激烈,二线城市则遭遇“两难”问题,却也有竞争压力小的优势。那么二线城市的两大难问题究竟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第一,政府对互联网创业的扶持刚起步
近年来,政府对互联网创业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大。玩聚虎是这些创业者中较为一帆风顺的一个。在北京一家公司做了几年品牌营销后,2008年回到南昌,从卖玩具开始,后来开了一家桌游吧,是全国最早开桌游店的一批人。投入5万,半年内收回成本。2013年开了一家咖啡店,现在准备在咖啡店中分出一块做孵化器。
“今年7月份,我们将把现在这家咖啡馆中的一部分划分出来做孵化器,已经确定几个入驻团队。很多人创业你问他们想做什么,他们就说我想开个书店、花店、咖啡店,真正有好想法的人不多。政府对创业的支持、孵化器也都相对较少。”玩聚虎对钛媒体编辑说。
据科技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目前全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1600家,大学科技园115家,在孵的企业8万多家,就业人数170多万。而截至2014年12月,江西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只有8家。根据南昌市的“孵化岛”计划,今年起每年选100家小微初创型企业进入孵化岛,进行培训、交流。进入“孵化岛”的企业只要达到扶持标准就可优先获得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
其中较为完善的先锋咖啡创业平台在去年10月刚刚启动,目前聚集了青年创业团队30个、创业企业28家,签约天使投资机构12家,有近150个创业项目与风险资本进行对接,其中4个项目获千万级资本支持,2个项目获百万级资本支持。
政府对创业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大,但仍缺乏资金支持和优秀的导师。对于政府本身,也有较多官员在技术和思维上对互联网了解甚少,而相较于一线城市,地方政府拥有庞大的资源支配能力,政府对创业的支持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二,人才缺口造成创新的短板
2013年罗辑思维开始火了之后,在南昌有很多对互联网有兴趣的创业者成为这档节目的会员,会员之间有了线下交流的机会,讨论互联网创业。但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才,互联网创业略显尴尬,大多只是给传统行业换个马甲。
“有些维度不是阅读一些碎片化的文章决定的,也不是你订阅了逻辑思维,看了知乎就可以塑造的。”一位南昌创业者这样说。
很多当地的创业只是运用互联网去对各传统行业进行简单相加,O2O火了以后,一大群人追着要做上门服务,洗车、保洁等垂直领域的上门服务开始火爆,但没钱可烧的创业企业根本拼不过大平台,颠覆不了用户使用平台的习惯,即使如此,还是会有人跟风。阳明弓道的罗成说,在和当地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人都在做O2O,项目太多,他觉得自己无法分一瓢羮,不如从弓道这一小众领域切入,培养大众兴趣。
缺乏创新项目、高端技术,凸显出人才匮乏的窘相。
有些在一线城市打拼过的人回到家乡后,能结合当地自由,引入较好的模式。但真正的创新,是一种差异化竞争的手段,最后落实到价值上,而由于人才瓶颈,目前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还较少。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国内的高校大多集中于一线城市,人才都流向了资源集中的一线城市——在分析城市差距时,最终还是什么都要归根于教育上。
有人如此评价,三四线城市能不能长出企业,实际上决定了中国未来30年的命运。经济转型期,要想成功必然要把经济的活力往下延伸。也许未来会有更多人才会回到三四线城市,寻找蓝海。
政府支持力度不大,人才缺口较大,这些就是二线城市创业的两大难问题,不过如今状况正在慢慢改善。随着二线城市逐渐的发展,以及政府部门继续加大投入,将会有更多人才集聚到这里,成为二线城市创业热潮中的一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