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H&M集团旗下高端品牌ARKET和&Other Stories的中国线下首店将分别在北京三里屯和上海开业。不少消费者并不知道两个品牌与H&M间的关系。
今年3月,H&M因发布“造谣新疆棉”声明而遭中国市场抵制,众多被激怒的国内消费者明确表示“坚决抵制”“不会再买”。随后H&M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店铺被下架,商城App也被小米、华为、vivo、腾讯等手机应用商店下架……其结果就是,今年二季度H&M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大跌23%,亏损达7400万美元。
尽管惹怒了中国消费者,但H&M并不打算放弃中国市场,而是想依靠ARKET和&Other Stories等新品牌重新“开路”,以摆脱品牌“廉价低质”的标签,以及因“造谣新疆棉”而在中国“社死”的现状。
1.改头换面再攻中国市场
即将于北京三里屯开业的ARKET,是H&M集团于2017年才推出的品牌,定位为集男装、女装、童装与家居系列为一体的北欧时尚生活方式集合店。目前,ARKET在全球共开设了21家门店,除售卖衣服鞋帽外,还销售食品、香水、美容产品和功能性家居用品。部分店铺设有café,让顾客可在店内品尝北欧美食与现制咖啡。
另一家即将在上海开出中国首店的&Other Stories则成立于2013年,主营女装产品。起初只销售化妆品,之后才慢慢加入了女装、鞋履包袋和珠宝配饰等产品线。
H&M集团近年拓展旗下COS、Weekday、Monki等多个品牌,通过打造更加多元化的竞争版图,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2.“H&M”们败走中国市场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还是H&M集团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市场,为其贡献了约6%的销售额,成为全球疫情期间H&M销售额唯 一增长的市场。
而在“新疆棉”事件发生的第二季度,H&M在中国的表现急转直下。二季度财报显示,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H&M集团净销售额约54.38亿美元,同比增长75%,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大跌23%,亏损达7400万美元。同时,H&M关闭了包括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在内的13家中国内地门店,其仍在营业门店内的顾客相比之前也大幅减少。
此前,H&M集团首席执行长赫尔默松说,目前中国内地仍有约10家门店关闭,但她拒绝进一步评论中国内地市场,只表示“就中国而言,情况仍然复杂”。
在“新疆棉”事件的影响外,以H&M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品牌近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并不顺遂。随着中国市场迎来消费升级,年轻一代的消费观正在发生变化。在更注重品质与个性化的年轻人眼中,H&M等传统快时尚品牌正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