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家是一个农村的家,在城市里的人们在郊区或农村度过周末或假期。当地农民用他们的家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食物。
后来一些多愁善感又有人文情怀的设计师和城市白领,选择通过租房的方式在景区和古镇建立民宿,被业界视为中国民宿的1.0时代。
随着资本市场介入,民宿行业的发展开启,品牌化、连锁化运营,让建筑行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让很多创业者入局。
当时,消费者最观的感受便是,不少公号推文或短视频都在密集地推送类似“辞去百万年薪开民宿”的内容。
根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旅游家庭住宿发展报告,统计数据也证实了家庭住宿产业的繁荣:
2019年,中国网络住宿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36.5%;B&B市场营业收入209.4亿元,同比增长38.92%。截至2019年9月30日,中国大陆的民宿数量达到169,800家,与2016年的50,000多家相比增长了217.06%。
民宿的火爆,除了企业资本市场推动之外,15年进入中国的Airbnb也是我们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个被时代经济周刊称为“住房中的ebay”的民宿公寓预订服务平台,极大改变了社会人们通过对于租住的认知。
也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城市短期出租公寓的出现,民宿概念的界限和内涵逐渐模糊,民宿业也出现了一些混乱。
民宿内的设施与手机上描述天差地别,更有民宿主在房间内安装摄像头偷拍房客;房客故意损坏房屋内的设施、在屋内留下大量垃圾……这些负面的新闻事件严重影响民宿行业的发展
国内的相关行业行业发展协会也曾指出过民宿行业技术的标准,但在民宿行业的市场上效果不佳。相比之下,地方性的民宿管理工作办法更具针对性,所以我们当前我国国内民宿行业的监管仍处于“一地一令”的状态。
锦上云宿与凡界的创始人“497”说道:“13年,我们在杭州西湖开出了中国第一家锦上云宿,选择杭州的主要问题原因,就是因为在当时,我国只有杭州能办理出期权的证照,其他地方都有“一地一令”。而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必须能够拿到特殊行业技术许可、消防、卫生等六证后才算合规经营。”
在陈卓看来,北京民宿被下架,是行业早期发展的正常现象。
政策法规的出台往往晚于新兴产业的诞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之后,民宿行业必然要收到严格的监管,行业只有这样才会像良性方向去发展。
“北京通过这次社会对于城市民宿的监管,未来发展很可能扩大到其他不同省份,只不过各地在一些问题具体工作要求上会有所差异。”
事实上,在北京的民宿上架之后,几天之后,一些乡村民宿将重新回到大田台。一方面,农村民宿比城市民宿容易处理,另一方面,在国家振兴农村的背景下,农村民宿的兴起更具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