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酒店市场正在加速洗牌。
据《2021年中国传统酒店业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作为内地企业规模在15间房以上的酒店共减少了5.9万家,酒店管理客房减少了229.4万间,其中对于大部分都属于非连锁的单体类酒店,行业市场供给能力大幅度进行出清。
疫情测试的是酒店抵御风险的能力。与连锁酒店相比,单体酒店在疫情形势下更容易暴露风险。前瞻性行业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从中国酒店业整体连锁率来看,近年来,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全国经济型酒店连锁房间238万间,非连锁房间704.3万间,占总数的25.3% 。与欧美60% 至70% 的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价格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国内投资和消费环境的变化也促使各大酒店集团采取应对措施。最新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显示,国内消费依然疲软,消费需求低迷。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客运量低于疫情前水平的70%,同比下降30%,说明居民消费能力和需求也受到疫情冲击。
全球经济最大的酒店进行数据技术服务商STR整合国庆期间全国酒店管理数据分析显示,整体发展来看,相较于前三季度,黄金周期间企业业绩并未出现太大起色,整体入住率不及预期,此次假期是三年来社会需求研究相对最弱的一次。
由于疫情反复和防控常态化,差旅流动性客源普遍减少,也在推动中国酒店向本地化转型。面对周边客人,酒店的业态、特色社会产品、服务等也需要我们根据不同消费文化群体和需求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调整。新中产阶级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也正在对酒店的差异化管理服务问题提出具有更高质量要求,包括企业国际经济酒店集团公司在内的大型连锁机构,正在将更多品牌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
在国内酒店业重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人。酒店基层员工抱怨工资低,酒店抱怨招工难。随着这种流行病的蔓延,世界各地的酒店经营者正在一致思考如何改进内部培训机制,让员工有机会拓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最终提高他们的福利,以抵御寒冬。例如,把有才华的员工培养成名厨,帮助有抱负的服务员成为品酒师和调酒师,提供更多的语言和按摩课程以最大化内部晋升机会,让年轻人感觉酒店也是他们可以发展事业的地方。目前这是西方同行的问题,希望在这轮改组之后,中国的酒店经营者也会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