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之际,早晚温差加大,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人体也应顺应四时变化的规律,进入保护阴气的时机,在幼儿饮食方面应以防燥养阴、滋阴润肺为主。
乐研国际幼儿园根据幼儿秋冬季饮食特点,每周定制带量菜谱考虑凉热性搭配、相继推出一些适合幼儿秋冬季食用的新菜肴。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秋冬季孩子们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四舍五入”饮食法吧 !
“四舍”饮食
一舍过多“油腻”
“滋阴养肺、润燥生津”功效的食物是秋季饮食的最佳选择,油腻食物热量高,不易消化,会加重肠胃等消化吸收系统的负担。秋冬储藏能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食高蛋白(如鱼虾等)以及坚果类的食物。
二舍过多“辛辣”
秋天天气干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流鼻血等“上火”症状,有些孩子天气凉爽以后,胃口大开,无辣不欢,但刺激性食物会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快,身体发热过多,流汗也会导致人体水分散发,加重“上火”症状。所以要减少辣、麻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三舍过多“生冷及水生食物”
秋季吃冷饮、冷食,不但会影响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还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
四舍“暴饮暴食”
踏入秋冬季之后,天气逐渐变冷,食欲开始恢复,如果不能控制好饮食摄取量的话,容易导致热量过剩,转化成脂肪堆积,让人发胖。无论是哪个季节,饮食都要以适量为宗旨,切忌暴饮暴食。
秋冬烹饪方式:少煎炸熏烤,炒菜少油少盐,每顿饭最好都有液体食物,可以是汤、粥、奶均可。
“五入”饮食
多摄入“水分”
“秋燥”的主要原因是空气过于干燥,身体容易缺水。按照营养学会推荐,正常人群除三餐食用的汤汤水水外,每天需要补水1500~1700毫升,每天主动饮用适量的水,可改善血液循环,对身体大有裨益。
多摄入“粥类”
秋季特别适合食粥,食粥可益胃、生津。中医认为:“晨起食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煮粥可谓食材丰富多彩,糙米、小米、红豆、绿豆、大麦等谷物,蔬菜、菌类、花生、瓜子、葡萄干、莲子、百合、南瓜、核桃仁等食材可入粥。
多摄入“多彩蔬果”
秋季适宜多吃滋润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等,蔬菜如西兰花、番茄、南瓜,水果如雪梨、柑橘等都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食物”
抗氧化剂是被称为三大抗氧化物质的维生素E、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能在自然饮食中找到。它们可以利用自身结构的特性来稳定自由基多余的电子,维护身体健康。另外青少年时期经常学习用脑,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脑力,让孩子时刻保持青春神采。常见食物来源有蓝莓、番茄、葡萄、绿茶、坚果、胡萝卜、燕麦、石榴等。
增加“户外运动”
秋冬时节,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由于秋冬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秋冬季运动时要注意增减衣服,保证孩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