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平在驻地宾馆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
针对藏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电网覆盖率低的情况,驻川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平建议,每年在国家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四川藏区电网建设专项资金,让藏区居民都能用上电。
李亚平说,藏区发展是党和国家关注关心的重大问题,一直以来党和国家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四川藏区电网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资金的大力支持。一方面,由于藏区独特的地理和经济条件,藏区电网建设工程量大、造价高、供电量低,工程投入及产出倒挂,难以采用市场化模式推进工程建设。例如石渠县,距成都1070公里,距四川主电网约550公里。2010年全县供电量仅1200万千瓦时,预计2015年约为1.0亿千瓦时,虽然全县用电量不大,但为解决其枯水期用电问题,需要建设甘孜220千伏、石渠110千伏以及配套的35、10千伏供电工程,总投资将超过20亿元,工程建成后的供电收入不仅无法收回建设投资,甚至不能满足电网设施运行维护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与发达省市相比,四川省电网基础较为薄弱,全省尚有87.6万无电人口,大量的农村电网未得到有效改造,全省“十二五”期间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投资需求超过400亿元。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安排四川省的农网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资本金仅有12亿元,资金量缺口较大。
“当前,距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藏区小康社会仅有8年时间,解决四川藏区用电难问题,是建设藏区小康社会的基础,有助于维护藏区社会长治久安。”鉴于藏区电网建设的特殊性,李亚平建议,国家尽快安排并足额落实四川藏区电网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在国家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四川藏区电网建设专项资金,利用中央企业上缴国资委的利润所形成的中央预算资金解决藏区电网建设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将解决用电难的220千伏及以下工程项目纳入国家资金政策支持范畴,均按工程总投资50%的比例配置国家资本金,并享受农网还贷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