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发现有着非常的现实意义。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曹操多的,岂止是三人乎。曹操正是因为怀疑和信任的双重性格,为大一统打下了基础。但也正因为这个问题,在接班人问题上走了错路,最终被司马家族窃取胜利果实。实属遗憾。
问题是108将为什么会聚集在宋头领的麾下?原因很简单,每场战斗后,好东西大家立即就分。宋江被人称为及时雨,这个老大当得其实就是分利益比较均衡的大哥。
想想:如果你敢于将银子分给大家,谁不跟你、谁不拼命!
唐僧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取经目标够高尚,一个是紧箍咒够卑鄙。
这就是手段,一方面控制了你的大脑,一方面控制了你的肉体。掩卷深思,最终在没有任何经费的情况下,唐僧创业成功、名满天下的根本,不正是他不断给徒弟们描绘的愿景和一路上给沿途土豪、贵族、皇帝等描绘的理想。
本来,这个企业脱胎出一个职业经理人王熙凤,但是在团队的建设上没有成功,还是人治,没有在制度上获得保障的职业经理制度,必然是人治。
最终,在兴盛衰落的跌宕之中,红楼梦展示了一个企业后继无人,而又缺乏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悲剧。
四大名著相比:
《西游记》最后是千辛万苦终成佛,相对圆满;
《三国演义》最后虽然是大一统,但司马家族最终窃了曹氏的天下;
《水浒传》则是先被招安,后被算计,是个悲剧;
《红楼梦》是彻底的悲剧,家族衰退,后继无人,隐含了单纯的利益刺激和没有接班人的企业最终必然失败的现实。
企业的成败,有时候真正的战场不在市场,而在与企业模式和企业家内心。
来源:普天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