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资本市场传来消息,星巴克中国业务正吸引众多投资者关注,竞标方给出的整体估值约为50亿美元。这一估值基于其2025年核心利润预期,最高可达5亿美元。目前,交易结构及支付方式仍在讨论中,星巴克总部尚未明确是否接受报价。
估值背后的逻辑
投资者对星巴克中国业务的估值主要参考了其未来盈利能力。据知情人士透露,竞购者普遍将估值定为其2025年预期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的10倍左右。这一估值水平反映了市场对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长期看好,同时也体现了星巴克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和运营能力。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作为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业务的表现至关重要。截至目前,星巴克在中国拥有约6500家门店,覆盖了众多城市。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咖啡需求的持续增长,星巴克在这一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投资者认为,尽管面临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但星巴克凭借其品牌优势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仍能保持稳定的增长。
交易前景与挑战
尽管估值颇具吸引力,但交易能否成功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星巴克总部需要权衡出售部分业务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竞购方也需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挖掘中国市场的潜力。此外,交易完成后,如何平衡品牌国际化与本地化之间的关系,也将成为一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