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蛙来哒”登上《天天向上》节目,创始人罗清面对地产大亨潘石屹与曾为最年轻上市公司CEO却连年亏损的聚美优品创始人,分享了她如何在短短两年内实现6亿元盈利的创业故事。
“蛙来哒”创立于2009年,专注于牛蛙这一单品。品牌由罗浩与罗清兄妹共同创办。创业初期,妹妹负责出资,哥哥负责运营。尽管两人此前并无餐饮行业经验,但凭借多年企业管理背景,他们从第一家门店起就建立了规范的财务、收银及运营体系。哥哥深耕菜品研发十余年,口味扎实;门店选址老街,搭配年轻化装修风格,迅速吸引大量年轻顾客。这家不到200平米的小店,日营业额最高可达3万元。
然而,“蛙来哒”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品牌发展,兄妹二人不再满足于单店模式,希望将其打造为成功的连锁品牌。为此,他们从2010年至2014年,用四年时间尝试了四个品牌和五种不同经营模式:
1、“蛙来哒”:主打牛蛙,辅以其他菜品,牛蛙贡献30%-40%的营收;
2、烤鱼品牌“爱尚烤鱼”;
3、鱼火锅品牌“锅声嘹亮”;
4、湘菜品牌“味之翼湘”:涵盖500-600㎡社区店与2000㎡大型门店两种形态。
他们希望通过多元品类拓展市场,也确实吸引了众多加盟商。但快速扩张带来了管理难题。到2014年6月,除“蛙来哒”外,其余品牌全线亏损,累计亏损近1000万元。四年的探索,换来的是沉重的教训。
面对困境,不少人建议罗清聚焦优势、放弃短板。她的选择是果断止损——将其他品牌门店、人员、设备等资源全部转型为“蛙来哒”。这一决策后来被证明极为关键,为品牌后续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基础。
有人不禁疑问:既然最终靠牛蛙成功,为何当初还要试水其他品类,白白亏损千万?罗清坦言:“回看过去,那段经历无法跳过。”她强调,能否抓住机会,取决于当时的认知水平,而彼时她与哥哥尚不具备精准判断的能力。
她回忆,2011年曾向深圳知名肠粉连锁品牌“红荔村”创始人袁锦华请教连锁经营之道,对方只说了一句:“要找到你的英雄产品。”当时她虽做牛蛙,却未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只是一笑置之。
直到2015年,当“蛙来哒”真正聚焦牛蛙单品时,她才恍然大悟:“那句话价值千万!”但她也明白,成长有其阶段性,没有“如果”。她坦然接受过往的试错,视其为宝贵财富。正是这四年的摸索,让团队明确了方向——集中资源,深耕“蛙来哒”连锁加盟模式。
四年间关闭三家门店,涉及员工超百人。但“蛙来哒”每开新店,几乎都能迅速调派成熟团队入驻。从入行之初,罗清就重视培训体系建设。经过多轮迭代,品牌已确立从楼面到厨房共9个技术岗位,并由教练店长与教练厨师长担任专职导师。对加盟商,兄妹二人坚持一个原则:投资人必须亲自参与日常管理,纯为短期套利者一概不合作。
前期对市场的深入理解与加盟体系的扎实准备,让罗清充满底气。面对传统餐饮中的固有短板,她选择不硬补:“有些短板,靠时间和金钱也难以弥补。”她避开红海赛道——不碰竞争激烈的小龙虾与普通鱼类,专注牛蛙;别人只重产品,她则发挥系统化管理优势,走出差异化路径。
这位兼具颜值与智慧的女性创业者,从一家小店起步,如今已打造出年盈利数亿元的品牌。四年的亏损经历让她深刻领悟:一个品牌的成功,离不开清晰的“英雄产品”定位;关键时刻的果断取舍,远胜于盲目坚持。在餐饮行业的激烈浪潮中,唯有鲜明特色与坚定信念,才能让品牌脱颖而出。
与其做愚公硬搬大山,不如另辟蹊径、弯道超车。面对三个亏损品牌的困局,罗清没有执着于“救活”,而是果断转型为“蛙来哒”。这一艰难抉择,最终助力品牌快速扩张至80家门店,并于2017年达成全国百家门店布局,单店月营收突破百万元,日均翻台率达7轮,年收入逼近6亿元。凭借“英雄产品”牛蛙,“蛙来哒”成功完成品牌蜕变,深入人心。
关于品牌 · ABOUT >>(点击访问品牌链接)-
-
- 【蛙来哒炭烧牛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