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跨界融合已不再是新鲜话题。企业在积累一定资本后,往往会选择拓展关联产业、革新商业模式。在地租持续攀升、流量分配体系重构的背景下,线上与线下的边界逐渐模糊,渠道加速融合,催生了新零售与OMO浪潮下对传统行业的深度重构。其中,市场规模突破4万亿元、与“吃”紧密相关的餐饮行业,正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关键赛道。阿里系的盒马鲜生、腾讯系的超级物种等巨头,正以“场景+体验+模式”切入社区生鲜领域;与此同时,一批新兴创业项目也凭借创新业态赢得资本青睐。
36氪获悉,此前曾报道过的餐饮新零售品牌「食云集」近日完成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SIG(海纳亚洲创投)、启明创投、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等机构跟投。值得注意的是,距离其上一轮由BAI与启明创投领投的千万美元A轮融资,尚不足半年。作为一家餐饮新零售平台服务商,食云集聚焦白领快消餐饮品牌,通过承租线下物理空间并进行整体标准化改造,划分为独立操作区与共享功能区,力求在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其门店优先布局于写字楼及产业园区,以应对传统选址难题及商业配套不足或亟待升级的现状。
单个食云集线下门店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配备若干共享运营人员,负责堂食引导、外卖分拣及场地安全管理。经标准化改造后,单店可同时容纳25至30个餐饮品牌“拎包入驻”并合规经营。每个品牌拥有15至20平方米的独立后厨空间用于食品制作,而前厅(如堂食区)、后场功能区(如物料存储区)以及独立的外卖取餐区等,则全部采用共享模式。

对消费者而言,完整的服务流程为:通过微信小程序扫码—在线下单—完成支付—实时同步订单生产进度—选择就餐方式(支持堂食、自提或外卖)。以堂食和自提为例,用户可通过手机通知与叫号屏双重引导完成取餐;外卖订单则经由传送系统自动分拣,并传送至与堂食区隔离的专用外卖出口,未及时领取的餐品将被存入食云集自主研发的智能温控柜,供配送员自助取货。
在后端运营方面,食云集自研的SaaS系统可将来自堂食、自提及主流第三方外卖平台的所有订单统一聚合,并实时同步给各入驻商户,便于其高效管理交易与订单信息。“无论是传统餐饮品牌还是互联网餐饮品牌,在拥抱新零售趋势时普遍面临转型成本高、缺乏实操经验、难以快速规模化复制,以及合规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等挑战。这正是食云集所提供的餐饮新零售基础设施服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食云集CEO吴皓向36氪表示。
作为汇聚优质餐饮品牌的线下流量入口,食云集的模式有效降低了用户获取成本(CAC),并通过重构传统餐饮流程,显著提升了用户终身价值(LTV)。其升级亮点包括品牌集中布局、功能模块拆分(如设立外卖集中取餐点)、服务资源共享及全流程线上支付等,全面优化了传统餐饮“采购—下单—制作—堂食—结算”的运营链条。
以品牌聚集为例,通过提升单位空间内的品牌密度,不仅降低了单个餐饮商户的沉没成本,也避免了重资产投入,从而吸引更多优质商户入驻;同时,集中化的品牌布局也为上游食材供应链整合创造了议价空间,显著助力CAC下降。而独立外卖取餐点等共享硬件设施,则有效缓解了外卖高峰期对堂食产能的挤占,降低集中取货成本、缩短配送时间,提升骑手单位时间内的配送效率。
在LTV提升方面,食云集依托其连接B端与C端的数据能力,构建了基于流量与数据的撮合渠道价值。吴皓指出,通过对线下消费行为的数字化改造,食云集实现了线下流量的线上化沉淀,进而可基于数据洞察,精准满足商户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持续优化运营策略。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其流量变现潜力也将逐步释放。他强调,新零售的本质在于效率提升。当前餐饮行业普遍面临“三高一低”困境——高房租、高人力成本、高物料成本与低客单价。食云集正是从生产场地切入,为传统餐饮商户提供系统性赋能。
从实践来看,食云集的空间共享模式有效降低了租金成本、提升了坪效;前厅无人化设计使单店平均节省2名人力;食材集中采购则进一步摊薄了物料支出。据公司透露,其场地内表现优异的商户,仅凭15平方米的独立生产空间,月销售额已突破30万元。如果说盒马鲜生、超级物种代表的是新零售的自营路径,那么食云集则更倾向于打造一个为餐饮品牌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开放平台。吴皓希望,这一平台能助力更多本土餐饮品牌实现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最终孕育出属于中国的肯德基与麦当劳。
然而,餐饮相关商业模式直接关联食品安全,相较于共享单车等新兴领域,监管部门对“食安”创新持更为审慎和主动的态度,致力于建立安全、健康的标准体系。例如,上海近期出台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加强租赁场所管理,并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对此,吴皓表示,自创立之初,食云集便将食品安全相关的空间规划与功能设计置于首位,持续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积极参与新基础设施模式下的安全标准共建。在他看来,在餐饮基础设施领域,牺牲食安投入以换取短期增长的“劣币驱逐良币”做法既不可取,也难以持续。
团队方面,食云集目前员工规模已扩展至约100人,核心成员来自腾讯、阿里及主流外卖平台,并融合了连锁餐饮与商业地产领域的专业人才。谈及投资逻辑,蓝驰创投执行董事吴佳捷表示,食云集通过“软硬结合”的深度服务,切实解决了餐饮商户在新零售转型中的核心痛点,这正是基础设施在零售变革中的关键价值所在。他相信,餐饮零售化进程中,必然伴随此类基础设施的系统性革新。
自2016年切入餐饮新零售赛道以来,食云集在红杉中国、戈壁创投等老股东支持下快速发展。目前,公司已运营7个线下联合餐饮空间,总面积近万平方米,积累合作餐饮品牌超400家,其中近半数为联发品牌。所有门店均已实现盈利。未来一年,食云集计划新增30家门店。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服务模式的持续优化、团队与业务规模的扩张,并进一步加大在食品安全与合规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






